二十年前我們很多人都還是騎著自行車出行的,自行車最煩人的地方就是經常要給輪胎打氣。今天我們很多人都開上了汽車,不過出于一種習慣我們還是會經常擔心輪胎跑著跑著就沒氣了,其實汽車輪胎和自行車輪胎有很大不同。
汽車輪胎與自行車輪胎結構不同
自行車的輪胎分內胎和外胎,內胎是密閉的負責維持胎壓,打氣的時候通過則是通過氣門嘴把空氣打進去,而外胎則負責與地面接觸,它和輪轂之間并沒有密封的作用。汽車輪胎則不同,它不分內外胎,只有一條整胎直接卡在輪轂上形成一個密閉空間。
由于汽車輪胎的設計、工藝、材料都要更加精良,因此可以承受很大的胎壓(大多數輪胎最高可承受3.5bar)。輪胎內部膨脹的空氣會將胎壁死死壓在輪轂邊緣,因此密封性是相當的好,輪胎跑氣的速度也慢的驚人。一條新胎在沒有任何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保持1年不用打氣。不過在現實中除非是放在恒溫箱里保存,否則輪胎就不可能不受其他因素干擾。
除了漏氣,影響胎壓的還有三種溫度
首先毋庸置疑,如果輪胎有某個地方漏氣了,那么胎壓自然就會下降,這個就不贅述了。讓我們看看當輪胎沒有漏氣時,影響胎壓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是三種溫度——氣溫、路面溫度和輪胎運動溫度。首先氣溫沒什么好解釋的,就是環境溫度;其次路面溫度也不難理解,一般來說夏天被烈日暴曬過的地面能達到60度以上,而冬天的地面溫度能到零下;最后說一下輪胎運動溫度,它指的就是輪胎在滾動過程中由于持續摩擦和擠壓產生的升溫現象。
空氣熱脹冷縮的原理大家都懂,它會導致胎壓隨著上面提到的三個溫度變化而變化,而其中每種溫度都有能力讓胎壓產生上下0.1bar的浮動。因此我們假設一個輪胎的標準是2.5bar,那么它在酷暑里跑兩小時的高速后,胎壓至少可以上升到2.8bar,如果在寒冬中的雪地里停放了一夜,至少可以降到2.2bar,這種幅度的變化已經足以讓你的車出現胎壓報警。
這么看來,在不考慮輪胎因老化或扎破而漏氣的情況下,每年在入冬和入夏的時候去檢查并調整一下胎壓是很有必要的。
車輛長時間停放也會漏氣
汽車用得越勤越不容易壞,當一輛車長時間停放不開,那么輪胎跑氣的速度就會加快。這是因為在停放的時候,輪胎和輪轂的受力點總是固定在同一個位置,久而久之就會變形,從而導致密封不嚴空氣外泄。相反,跑起來的輪胎由于受力均勻,而且內部空氣也在運動膨脹,因此反而有利于密封。所以當你的車使用頻次比較低的時候,建議適當縮短檢查胎壓的周期。
胎壓過高和過低有什么危害?
當胎壓過高的時候,輪胎就會鼓起,胎面接觸地面的面積會集中在中間,接觸面積就會縮小。當胎壓過低的時候,輪胎就會軟塌,胎面接觸地面的面積就會分散到兩側,接觸面積同樣也會縮小。而只有當胎壓標準的時候,胎面接觸地面的面積才能保證最大化。
所以不管胎壓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帶來兩個問題:
1.輪胎磨損加劇(極端情況下會爆胎);
2.輪胎抓地力下降。
有人說胎壓高一點可以省油,這里我想說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曾經呼吁過讓民眾把胎壓打足一點,以減緩能源危機,于是就有幾個好事的美國人做了個實驗,結果證明通過提高胎壓的方法來省油的效果微乎其微,相反胎壓過足的輪胎會因為抓地力下降造成車輛制動距離拉長,產生安全隱患。雖然這個故事不知真假,但提高胎壓并不能有效節省油耗是事實,因此我不提倡把胎壓打得過足。
如何準確判斷胎壓高低?
我們可能會在網上看到一些用肉眼判斷胎壓的方法,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輪胎的胎壓已經不正常到肉眼可見了,那說明至少偏差了1bar以上,足以對行車安全帶來影響。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勤到汽修店或4S店用胎壓表檢查,一般檢查胎壓都是免費的。如果車主們嫌麻煩也可以上網買一個簡易的胎壓筆放車上。當然現在很多車型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自帶了胎壓預警功能,那就更方便了。
總而言之,汽車輪胎是個科技含量很高的部件,胎壓是否符合標準很關鍵。標準胎壓在油箱蓋或B柱上都能找到,大多為2.2-3.0bar之間。大家記得要在每年換季的時候去調整一次胎壓。另外汽車還是要經常開開,不然輪胎很容易虧氣。祝大家用車生活愉快!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