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縣是世界著名道教鼻祖老子的出生地,也是全球公認的老子故里。近日,這個小縣城登上了央視新聞,不是因為悠遠的歷史沉淀,卻是因為一樁輪殼造假案!據警方披露,該起案件涉及奔馳、寶馬、勞斯萊斯、路虎、大眾、Nissan等10余種國際知名品牌和其他輪轂品牌共計43個,涉案金額高達2.8億元。
鞋廠變身輪轂廠 制售假冒翻新廢舊輪轂
說起本次案件,要回溯到2018年3月鹿邑縣公安局接到的一則警報。該警報顯示,轄區內渦北工業園區一處鞋廠不生產鞋,卻在加工廢舊輪轂,無論白天黑夜都在加工作業,影響居民正常休息。
警方以消防檢查為由到現場檢查,2600平方米的廠房機器轟鳴,20多名工人正在翻修生產舊輪轂。據當時在現場的民警表示,“生產加工的破輪轂,并不是擦破了一點,而是整個結構性都損壞了。工人焊接以后,打磨上漆,里面的結構肯定要出問題?!?/p>
警方初步斷定這個企業有假冒注冊商標罪的重大嫌疑,決定對該企業立案偵查。隨后警方安排臥底,通過招工進入生產窩點臥底,掌握了該窩點的第一手信息。
在隨后的調查中發現,該窩點經過多年經營,廢舊輪轂進貨渠道已經擴張到山東、天津、河北、安徽、廣東等多個省市,來源主要以廢舊輪殼市場,國外進口洋垃圾以及事故車為主。令人震驚的是,其中一部分廢舊輪殼來自2017年天津濱海新區?;反蟊ㄊ鹿手械膱髲U車輛,原本應回爐熔煉,卻經過翻新加工后重新流入了市場。
來自河南警方的調查顯示,該窩點通過線下4S實體店以及線上平臺銷售翻新舊輪轂,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的4S店、汽配城、汽修廠等渠道,宣傳時說的是“原廠原裝輪轂”。偵辦此案的民警表示,該窩點月銷量驚人,最貴的是布加迪威龍,一套輪殼四個,金額達四五十萬。
2018年7月12日,河南警方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對此案收網,打掉了4處制售假窩點,當場抓獲40名犯罪嫌疑人,查獲2萬多個假冒奔馳、寶馬、勞斯萊斯、路虎等十幾種國際知名品牌輪轂,涉案金額達到了2.8億元。
汽車后市場假貨泛濫 行業規范與消費者意識有很大關系
截止至2018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4億輛,每年以大概10%的比例增長,穩步增長的背后,是汽修行業的野蠻生長。近年來,汽車后市場頻頻爆出假貨泛濫的案件,從輪胎、輪殼到潤滑油、尾氣清潔劑等等,只要出貨量夠大或者品牌夠響的產品,都逃不過造假份子的魔爪。
這些假貨肆意蔓延,銷售渠道從線上電商開始向線下的4S店和汽修店鋪設,一方面增加消費者買到假貨的可能,另一方面對于4S店和汽修店的品牌效應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導致品牌產品占據的市場份額進一步縮減。
假貨泛濫的行業亂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汽車后市場行業相關法律的不完善,相關規定的設立并沒有跟上行業的增長速度。行業需要加大監管力度,以確定的標準規范服務,限制假貨的流通,才能徹底剎住假貨泛濫之風。
另外,消費者意識的提升也是遏制假貨之風蔓延的一大趨勢。普遍行業假貨都喜歡實行低價策略,在于他們能夠捕捉到消費者追求便宜且怕麻煩的心理。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網購軟件給消費群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消費者可以輕易地篩選出低價的商品,也不用考慮運輸、存放等等的問題。但網購的便捷也麻痹了消費者的安全意識,他們不會在購物中追究物品是否授權,是否為正品店家,甚至有些還會出現“只要質量相差不多,假貨也無所謂”的相反。這樣趨利的想法給了造假分子兜售假貨的空間,也使得假貨蔓延的趨勢進一步擴大。
因此,提升消費者意識,樹立正品意識,從源頭杜絕假貨流通,減少汽車后市場行業的負面影響,既保證了自身的安全出行,也能規避不必要的損失。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