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讀F1新款輪胎
作為世界頂級汽車賽事,F(xiàn)1不僅引領汽車科技而且在全球擁有龐大曝光率使得各大品牌每年都對這項燒錢的運動投入頗多。繼馬來西亞站與巴林站后,鳳凰汽車再度前往現(xiàn)場從另外一個角度見證了這場精彩的比賽。
○ 解讀F1新款輪胎
意大利輪胎制造商倍耐力從2011年起正式作為F1獨家輪胎供應商并且在今年年初續(xù)約至2016年底,作為一個有著深厚米蘭風格文化底蘊的企業(yè),倍耐力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介入F1并且在1981年到1991年之間與多支車隊和像埃爾頓-塞納這樣的車手合作過。
2011年倍耐力伴隨著光頭胎重回F1,由于缺乏賽季中專門的輪胎測試,倍耐力始終處在媒體和車隊的口誅筆伐之中。本賽季隨著技術規(guī)則的大幅度改變,全新的引擎以及空氣動力學規(guī)則成為了關注的對象,而賽季中專門為輪胎設置的測試也回到了場上使得倍耐力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性能的提升和研發(fā)上?!?/P>
對于大部分車迷或者對F1感興趣的人來說,已經熟悉了早幾年曾經流傳在場外的“四條輪胎頂輛富康”的說法。那么F1的輪胎與我們日常駕駛民用車的輪胎究竟有哪些區(qū)別,筆者認為與其使用枯燥的圖文解釋,不如通過一段簡短的視頻來了解?! ?
那么在F1方面,在技術規(guī)則有了革命性改變之后,結合最近幾場比賽,鳳凰汽車與倍耐力運動總監(jiān)亨貝利以及在圍場內的工作人員交流匯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答疑?! ?
由于2014年規(guī)則變化明顯,與過去兩年相比,從配方的軟硬程度上來說都會有那些改變?對于這個問題,倍耐力的回答顯得非常客觀,亨貝利表示由于新規(guī)則使得在做測試時比方說對于輪胎轉向的速度,測試的時候就不能按照原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研發(fā)。所以他認為今年的輪胎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不具可比性。
而更多的技術細節(jié)其實則屬于保密范疇,但是一組數(shù)據(jù)還是有力地說明了問題。如果把今年的F1輪胎用于民用車它的溫度是達不到使用要求的。舉個例子來說,今年這些輪胎可能承受的橫向力,達到4.3G至4.5G,在以前的這種車型,以前的比賽中,邁凱輪也好、法拉利也好,可能只能達到1.4G或1.5G,不過大部分都不會達到1.5G,若真能達到,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除了以上這些,由于在去年排位賽中,尤其是最后一節(jié)排位賽,各支車隊為了節(jié)省輪胎都把大量的時間留在了維修區(qū)內等待,這對于整個比賽的觀賞性來說是不利的,雖然今年專門針對這個詬病增加了一套輪胎,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針對于排位賽設置的超軟配方輪胎何時能夠回歸已經成為了近期的議題,鳳凰汽車在群訪時提出了這個問題。而倍耐力方面也十分期待排位賽輪胎的回歸?! ?
2、與F1冠軍車手同桌共進晚餐
○ 與F1冠軍車晚餐:傾聽那些年的事兒
對于大部分中國車迷尤其是85后車迷而言,雖然沒有目睹過已故車王塞納的比賽,但哈基寧、舒馬赫等活躍在九十年代末的冠軍車手還是耳熟能詳,但法國車手阿萊西的名字和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上海站前的一次難得機會,筆者獲得了與阿萊西先生同桌晚餐的機會并且傾聽了他那個時代比賽的一些故事。
和很多車手一樣,在進入F1之前,阿萊西也經歷了初級方程式的洗禮,但是缺乏贊助商的垂青一直讓他在87年到88年掙扎于F3與F3000,直到1989年,阿萊西被當時的泰利爾車隊經理艾迪-喬丹相中,讓他參加了那年的法國站,而阿萊西也不負重望拿到了比賽的第四名。
1990年阿萊西駕駛著動力遜色與邁凱輪賽車的泰利爾賽車與車王塞納在美國鳳凰城賽道的PK成為了他職業(yè)生涯的經典之戰(zhàn),在同桌晚餐時分享到自己當年的經歷時,阿萊西也坦言在那個年代,無論是V12、V10還是V8都可以存在于同一個賽場,而他所使用的倍耐力輪胎與競爭對手的固特異輪胎相比,持久性更好可以堅持整場比賽讓他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阿萊西的同胞F1四屆冠軍普羅斯特與他有著很多的淵源,兩人曾是對手,也做過隊友,甚至到了阿萊西職業(yè)生涯的末期,普羅斯特甚至成為了他的車隊經理。在1989年到2001年阿萊西13年的F1職業(yè)生涯中,曾效力過泰利爾、法拉利、貝納通、索伯、普羅斯特和喬丹車隊,雖然他僅獲得過1995年加拿大站冠軍,但在13年的職業(yè)生涯里卻能看到他超高的完賽率。
從過去到現(xiàn)在,當很多人問及他那個年代的比賽和現(xiàn)今比賽的不同時,阿萊西的臉上流露著復雜的表情,但他還是樂于和你分享,并且告訴你,過去那個能夠駕駛一輛沒有競爭力賽車依靠車手能力登上領獎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F1終究是F1,也許已經沒有人會記得那個獲得過法蘭西勇士勛章的阿萊西?! ?
3、探秘最奢華的Paddcok Club
○ 探秘最奢華的Paddcok Club
對于大部分車迷而言,能夠進入Paddock可能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以上賽場為例,進入Paddock之后你可以在受邀的前提下進入車隊的維修區(qū)內參觀甚至和自己的偶像來個親密接觸,你也可以到車隊的別墅區(qū)內享受一頓工作午餐,甚至可以在Paddock里面碰上F1掌門人伯尼或者某位前世界冠軍,但是這并非是整個比賽里面最精華的場所,真正高大上的地方卻屬于奢華的Paddock Club?! ?
Paddock Club的中文譯名為圍場俱樂部,這是F1管理公司FOM為了招待各家贊助商老板以及重點客戶設立的一個公關場所,與中國過去談事吃飯、唱歌、洗澡的方式不同,西方的公關往往都伴隨著各種紳士禮儀和餐飲文化?! ?
Paddock Club的門票體現(xiàn)著F1的高端和科技,周六排位賽和周日決賽的門票是兩張,而且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當?shù)诌_賽車場內場入口時,可以憑票搭乘穿梭商務車,這輛車會帶你進入內場的入口,值得一提的是Paddock與Paddock Club的入口并非一處,每天上午11點圍場俱樂部才會正式開放,進門后工作人員會給對應的一次性手環(huán)以方便門票不會被重復使用?! ?
進入圍場后會有甜美的PLMM為你遞上各種軟飲,然后找到邀請方的區(qū)域進入之后落座。午餐開始之前往往會有一次Pitlane Walk來參觀維修區(qū),當然不是每家車隊的維修區(qū)你都可以進入,據(jù)筆者目測女性更容易獲得垂青的機會?! ?
餐飲是彰顯著圍場高端文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每張桌子上對應每個人都會有一份菜單,以西餐為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國站充分結合了傳統(tǒng)文化增加了鐵觀音、烏龍之類的茶飲,此外香檳和各種軟飲都是不間斷的供應。整個Paddock Club的服務團隊,除了少部分服務人員會在當?shù)卣邕x之外,其他的全部是來自于專屬服務公司,這些工作人員會跟隨比賽前往世界各地,而包括食材和餐具在內的材料,也都是專用的?! ?
在用餐的同時也是和邀請方高管交流互動的機會,不經意之間可能一位CEO級別的人就坐在你的旁邊,可以聊聊賽車,也可以聊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筆者最后獲悉,一張Paddock Club的的門票并非難以獲得,但是卻為此需要支付將近3萬元的費用來購買,而且是單日的,要知道主看臺三天的門票價格也不會超過4千元。
4、比賽點評:回到歐洲奔馳優(yōu)勢難撼動
比賽點評:回到歐洲奔馳優(yōu)勢難撼動
雖然F1中國站比賽期間,天氣成為了左右賽果的客觀因素,但最終奔馳車隊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包攬冠亞軍的結果讓所有的懸念都落空了,賽季四站比賽奔馳包攬了全部的桿位和冠軍,你能說這是意外?
從冬季測試到現(xiàn)今,奔馳很好地將優(yōu)勢轉化為了成績。在引擎方面,正賽期間筆者統(tǒng)計了漢密爾頓與使用雷諾引擎的紅牛車手維特爾以及法拉利車手阿隆索在上賽場大直道末端的極速數(shù)據(jù),奔馳與法拉利的尾速在313-314Km/h,而雷諾很難上到300km/h?! ?
但是從空氣動力學和機械上來看,雖然紅牛的空力設計并不落后甚至在中慢速彎道還處在領先,但整個動力單元明顯成為了短板,而法拉利則缺乏足夠的機械抓地力讓車手在比賽中不得不非常辛苦,與兩家挑戰(zhàn)者相比,奔馳在幾個方面都非常平均,這也是漢密爾頓能在比賽開始之后圈速上一直比對手快一秒的原因。
中國站結束之后,F(xiàn)1將回歸歐洲主戰(zhàn)場,各支車隊對于在巴塞羅那的比賽都十分重視,歷年都會推出大范圍的空氣動力學升級套件,但今年在新規(guī)則變化明顯的情況下,在沒有完全適應的情況下去升級顯然是徒勞的,因此目前奔馳一圈比對手快0.8秒的優(yōu)勢很難在加泰羅尼亞賽道被撼動,在競爭對手不斷摸透新規(guī)則的同時,奔馳或許已經開始了升級步驟。
從中國站本身的運作來看,官方的數(shù)據(jù)是團體購票數(shù)量下降而個人購票數(shù)量上升,并且在賽場增強了各種配套活動的融入。F1與上海的文化結合相比過去幾年也更加緊密了。以法拉利為例,在比賽前期專門針對中國的生肖文化推出了相應的標示而且在外灘舉辦了盛大的Party。但輻射到整個中國的賽車培養(yǎng),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卻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wǎng)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wǎng)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wǎng)”。 |
特別注意 |
本網(wǎng)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wǎng)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wǎng)有權在網(wǎng)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本網(wǎng)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