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輪胎特保措施將于9月26日到期,業內認為延期的可能性不大,但很難保證美國不會采取其他方式的貿易保護措施,山東輪胎企業要做好兩手準備。”29日,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導報記者發現,面對新形勢,從大風大浪中走來的我省輪胎企業表現得相當淡定和有底氣,既做好了重返美國市場的準備,也為拓展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打好了基礎。
期待中透出“底氣”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言人上周表示:“沒有利害關系方申請延期,輪胎特保措施將于9月按期終止。”
“如果特保案到時能取消,這對企業無疑是一大利好。”張洪民說,這將為企業重返消費潛力巨大的美國市場打開方便之門,不僅出口利潤將有大幅提升,訂單也會大大增加。
對此,相關企業充滿了期待。玲瓏集團有限公司海外營銷部總經理王國梅說,3年的特保案教會了輪胎企業如何理性應對市場,那就是低檔次產品肯定是賣不動了,應當靠過硬的產品闖天下,而不是打價格戰自相殘殺。據介紹,由于有20多個產品在海外研發,玲瓏集團去年銷售到美國的輪胎有2億多美元,加上政策利好,今年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三角輪胎董事長丁玉華也表示,公司去年就在美國阿克隆市設立了研發機構,與阿克隆大學開展戰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了輪胎研發制造技術不斷創新,因此對“殺回”并擴大美國市場充滿信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賽輪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已經通過了美國環保署的認證,是國內第2家通過該認證的輪胎企業。山東輪胎企業的功底在應對歐盟標簽法的過程中也已得到磨練。如今,全省80%以上的子午胎達到歐盟標簽法第一階段要求的指標。
搶食新興市場“蛋糕”
盡管美國輪胎特保措施短時間內延期的可能性不大,但張洪民引述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文英的話提醒說,今年以來,針對我國橡膠行業的貿易摩擦案件已達6起。美國是我國輪胎出口最多的國家,說不定美國哪天又會再次立案,或采取其他方式的貿易保護措施,企業對此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張洪民告訴導報記者,為應對美國市場“不測”,我省輪胎企業除了大力發展高科技含量、高性能 、高附加值的“綠色輪胎”之外,近來進軍新興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其中,三角集團日前宣布投資2.5億歐元,在俄羅斯聯邦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境內建設輪胎制造廠,年產能將達400萬條。同時,玲瓏集團和賽輪公司也分別在泰國和越南加大了投資力度。
據了解,在世界大多數國家因經濟蕭條而普遍放慢輪胎擴產速度的大背景下,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成為輪胎巨頭爭先恐后投資的熱土。為吸引客戶,這些新興市場也給出了十分誘人的條件。比如,上文提及的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政府就表示愿意免去三角集團為期10年的財產稅與其他若干稅種;此外,該共和國還將承擔籌備建設用地及相關公用設施管道的費用。
“美國特保措施實施3年來,我省輪胎出口總量仍能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大幅增長,產品和市場的多元化功不可沒。”張洪民說。來自青島海關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省出口輪胎9015萬條,貨值47.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0.7%和23.1%。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