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大國,廢舊輪胎該怎么翻新
――訪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原會長姜治云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輪胎工業也進入了一個急速增長時期,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輪胎生產和消費大國。在輪胎大量生產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舊輪胎。那么輪胎翻新有何重大意義?目前我國廢舊輪胎翻新和循環利用行業的整體狀況如何?前景如何?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又該怎么解決?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原會長姜治云。
前景廣闊但依然未得到應有重視
中國經濟導報:您認為進行輪胎翻新的意義是什么?
姜治云: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橡膠資源的最大消費國。目前,中國橡膠的消費量占世界橡膠消費總量的近三分之一。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不適合天然橡膠的生產,我國只有海南島和廣西、廣東等少部分地區能夠生產天然膠,而且天然膠的生長期需要8年,8年以后才能割膠,一畝地橡膠園一年才生產80公斤天然膠,產量很低。每年我國橡膠工業所需70%以上的天然橡膠、40%以上的合成橡膠需要進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橡膠資源短缺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顯現。輪胎消耗橡膠占橡膠總消耗量的60%~70%。因此,大力開展廢舊輪胎回收翻修和循環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緩解我國橡膠資源短缺局面,降低對進口橡膠資源的依賴,對促進我國廢舊輪胎循環利用事業的發展,搞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經濟導報: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整體狀況如何?
姜治云:我們講廢舊輪胎的翻修和循環利用,首先是“舊”輪胎的回收。舊輪胎可以進行翻新利用,即舊輪胎的“再制造”,經過“再制造”生產出的輪胎基本可以達到新胎的水平,可以跟新胎一樣使用。但是在每年生產2億多條新胎的背景下,目前我國經過“再制造”的舊輪胎大概才1000多萬條。造成“再制造”產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首先,新胎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再制造的問題,造成很多舊輪胎不具備再制造的要求。其次,使用者在使用輪胎的過程中也沒有考慮到再制造的問題,都是將輪胎用到極致、不能再用為止,這樣就不再具備翻新價值。相比較于我國這種情況,國外都是規定輪胎到了一定的磨耗極限的時候必須要進行翻新,而且這樣還可以將同一條輪胎進行多次至少3次翻新。比如美國一家輪胎翻新公司,每一條輪胎至少翻新3次,而且每次翻新之后都能保證跑100萬公里。最后,我國汽車的超載超限行駛和公路的不平整路面對輪胎的磨損很厲害,使得輪胎翻新更加困難。
另外,對于“廢”輪胎的利用主要有3個方面。第一是用來制造膠粉,就是將廢輪胎磨碎以后做成膠粉。膠粉用途廣泛,比如可以用來改善瀝青道路,代替一種價格每噸2000多元的橡膠,不僅可以降低噪音、降低成本,而且很環保,這種做法已經得到交通部門的支持;再比如膠粉還可以用于制造防水材料等。第二是生產再生膠。現在我國再生膠的產量大概每年300多萬噸,但是仍然不夠我國的消耗,還是要依賴進口。中國既是再生膠的消耗大國,也是再生膠的生產大國,技術水平也在慢慢提高。第三是用于低溫裂解煉油。但是現在我國使用廢輪胎來煉油還不規范,“土”煉油廠太多,農民自主使用傳統方法私自煉油,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嚴重。雖然國家一直在打擊非法煉油,但是土煉油仍是屢禁不止。這就導致了大型的、正規的煉油廠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輪胎翻新未來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姜治云:目前我國一共有1000多家輪胎翻新企業,但是輪胎的翻新率仍只有5%,與世界平均水平45%相差甚遠。雖然現階段的發展狀況比較落后,但是發展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一些國家已經建立起輪胎翻新行業的產業鏈,對輪胎翻新非常重視。然而在我國,目前還是把注意力放在發展新輪胎上,造成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胎進入市場,而廢舊輪胎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缺政策支持 缺準入制度
中國經濟導報: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應如何解決?
姜治云: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輪胎翻新業有了一定的規模。但是與輪胎業的發展比起來仍然顯得十分落后,尤其是近年來更是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另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產品質量、技術裝備、管理方法以及生產規模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總結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我國輪胎翻新業不受重視。我國多部標準都規定,禁止在汽車轉向輪使用翻新輪胎,即翻新輪胎只能使用在汽車后輪和拖掛輪,嚴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圍。而實際上新的翻胎國家標準已經與新胎國家標準實現同等化,質量和功能要求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只要監督與管理到位,完全可以擴大正規企業生產的翻新輪胎的使用范圍,用于轉向輪也不會有問題。美國給予了輪胎翻新高度重視,近年來美國政府出臺了不少規定使用翻胎的法規,尤其是在克林頓與布什在任期間,規定軍隊和政府的所有部門必須使用翻新輪胎。美國1993年的行政命令規定聯邦政府機構的所有車輛在更換輪胎時都必須使用翻新輪胎,所有民用飛機和軍用噴氣式飛機都使用翻新輪胎;2000年規定聯邦政府機構在任何可行的情況下,都必須把新輪胎換成翻新輪胎,同時,所有的商用和軍用飛機都采用翻新輪胎。
第二,缺乏相應政策。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于廢舊輪胎的回收都有相關的補貼措施,即每回收一條廢舊輪胎,國家都會給予一定數量的經濟補償或者給予減免稅收的政策補償。但是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方面的優惠政策,因為沒有正規廢舊輪胎回收部門,現有的退稅政策而起不到多大作用,導致我國的輪胎翻新企業需要自己花錢購買廢舊輪胎的現象,因此輪胎翻新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能夠獲得的利益也不高。
第三,缺乏準入制度。輪胎翻新企業的門檻比較低,只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外加幾臺設備就可以開始生產。雖然說我國目前有1000多家輪胎翻新企業,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型作坊式企業。目前,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引進以及先進國產設備的應用還僅限于少數幾家較大型的翻胎企業,就我國行業的整體工藝裝備水平來說,相當于發達國家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水平,自動化程度較低,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尤其是那些小型作坊式的企業基本靠手工操作。這些眾多的小企業由于沒有什么技術實力,只能靠降低價格來維持企業的生存,這就導致了各企業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局面。由于準入門檻較低,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甚至出現了“套頂胎”,即原有輪胎花紋已經磨損,不能夠作為正常輪胎使用,但是胎身沒有問題,還可以繼續使用,為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將原有輪胎剩余的花紋打磨干凈,套上一個新的胎面,然后通過硫化使原有輪胎與新胎面結合進而繼續使用。這種簡單加工之后的“套頂胎”的質量不過關,非常危險。
第四,翻新輪胎的質量不高。廢舊輪胎回收進廠之后需要進行檢測,翻新之后輪胎成品也需要進行質量測試,這些檢測和測試所需要的儀器和設備,除了少數翻胎廠引進外國預硫化生產設備以及個別類型機器剛開始研制外,基本上還處于空白。這種狀況直接影響翻胎產品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等效采用及國家新標準的貫徹實施,從而影響翻胎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
爭取政策支持 加強對外交流
中國經濟導報:您認為應該如何解決我國翻胎行業的問題?請談談您的建議。
姜治云:我國翻胎行業的發展之所以面臨著如此多的問題,首要的原因是沒有政策方面的支持。發達國家已經相繼成立了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機構,比如說美國有“廢胎管理委員會”、歐盟有專門工作組等,但是我國尚未建立正規的廢舊輪胎回收利用政策體系。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國已經意識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倡導對資源進行回收利用,逐漸重視廢舊輪胎的回收翻新和循環利用工作,不僅將其列入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十五”發展規劃》,并予以政策扶持。相關政策的制定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廢舊輪胎無償使用,減免賦稅,政府補貼”等方式予以支持,使企業更有利潤可獲,激發企業回收翻新、變廢為寶的積極性。國家工信部已印發出臺的《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條例》,推動了舊輪胎翻新和廢輪胎膠粉技術、裝備及市場的發展。
其次,中國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行業需要盡快建立統一的標準。我國翻胎行業雖然發展很快,翻胎量逐年增長,但是行業內缺乏統一的標準,大量企業的翻新水平比較低,而且翻新的大部分是斜交胎。因此中國輪胎翻新行業應盡快建立統一的標準,此外還應加強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國外新工藝和新技術、開發中國輪胎翻新再制造的自立創新技術。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