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召回門”事件一度觸發了汽車消費信任危機,消費者對汽車4S店的投訴和質疑聲接連不斷。4S店的車價為什么比網上要貴,4S店的維修費、配件為什么比小修理廠要貴得多,包括車源緊張時提車加價、4S店買車時往往被要求“捆綁保險”等,都讓消費者感覺不爽。
4S店究竟怎么啦?究竟有什么潛規則?真相到底是什么?在金華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會長黃宗佩看來,一是確實有少數4S店存在服務不規范、不到位的情況;二是消費者對4S店還很不了解,缺乏溝通和互信。
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我市共銷售汽車10萬多輛,同比增長30%,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上繳各類稅收1.3億多元。隨著汽車進入家庭步伐加快,汽車消費規模越來越大,各類消費糾紛也呈持續上升趨勢。
黃宗佩說,作為一大消費熱點,社會各界對汽車行業關注度非常高。消費者和4S店經營者之間有必要加強溝通,建立一種誠信和互信機制。在此基礎上,消費者再來進行理性的消費選擇,很多誤解、摩擦和糾紛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為此,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昨天發布了4S店汽車消費警示書。警示書稱,汽車作為一種耐用高端消費品,消費者在購買之前要以謹慎態度對待。金華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還對消費者普遍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同時倡導4S店誠信經營,善待客戶,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4S店車價為何比網上貴
有消費者反映,他看中了某款車,網上的報價是15萬元,而在本地4S店一圈問下來,沒有低于15.5萬元的。這位消費者感到既納悶又郁悶:4S店的車憑啥要比網上賣得貴?
據業內人士解釋,網上的報價可能是專指或特指,就那么一輛或一個型號的車,價格低的原因是庫存時間長,或者是車的顏色沒有人喜歡,而4S店的車可以任由消費者挑選。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新浪網上有款豪華車報價57萬元,而金華本地要59萬元,4S店就讓銷售經理帶款去提車回來,滿足客戶需要,到實地一看,發現該車全是刮痕,根本不符合銷售要求。
消費者或許不知道,網上一些特價車可能含有隱形缺陷,或者擦碰過,或者試駕過,還有可能是修理過的。這類車在當地4S店是明碼降價銷售的,但個別不誠信的4S店通過網上銷到外地逃避責任,或者轉給外地黃牛店銷售。消費者一旦貪便宜購買后,就會面臨很大的維權風險。
避峰買車可避開“被加價”
很多消費者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到年關購車旺季,4S店往往就會提價銷售,比廠家的指導價還高;遇到車源緊俏,消費者急等著提車,4S店還會提出加價5000元或1萬元的要求。這讓消費者心里感覺不爽。
消費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應看到車價是由市場供求關系調節的,供過于求就會降價,供不應求就會漲價。2008年車市蕭條,很多4S店急于回籠資金,往往選擇虧本銷售。同一家4S店有多款車型,滯銷的車型會降價基至虧本銷售,而暢銷的車型則會加價以平衡總體利潤。
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指出,消費者如果買車想實惠、不“被加價”,關鍵是要找準購車時機。一般新車剛上市價格最貴,通常三四個月,最多半年之后,市場零售價就會低于廠家指導價,然后不斷降價,這時候買車就比較合算。另外,可以選擇在淡季買車,通常上半年三四月份以及下半年11月份是兩個銷售淡季,車價會相對便宜一些。消費者如果春節前急于買車等著用,或是新車上市急著想嘗鮮過把癮,自然就要承受相對高一點的價格。
4S店維修費貴是否合理
維修問題,是每位汽車消費者都要面對的,也是汽車消費投訴糾紛最多的環節。4S店雖然修得放心,但高昂的價格讓人很難接受。小修理鋪一二百元就能搞定的汽車油漆刮擦,在4S店沒有五六百元下不來。
其實,選擇4S店與選擇路邊店,道理跟吃飯選擇賓館與小飯店是一樣的,完全由個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決定。4S店維修所隱含的服務、技術、設備,以及維修后的保障等附加值,是路邊店所無法相比的。4S店由于投入成本大,最終反映在維修價格上當然要高一些。另據行業內統計,4S店的維修成本大致在13%~16%,從利潤率看并不比路邊店高多少。
業內人士指出,4S店維修費用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必須使用廠家提供的配件,據說這樣做主要是廠家出于維護品牌形象需要,對4S店有相關責任要求。如果使用廠供配件出了事故,4S店還能要求廠方給予賠償;而使用非廠供配件出了事故,廠家不僅不賠償,還可能就此中止經銷協議。因此,一般4S店是不可能冒此風險擅自使用非廠供配件的。
市消保委曾有調查表明,在金華維修汽車,36.1%的人選擇4S店,58.2%的人選擇專營維修店,剩下的多數選擇路邊小店。這組數據也從一個側面提醒4S店,要想贏得更多客戶,維修價格一定要公道、透明、合理。
“捆綁保險”可推薦不能強求
有消費者反映,在4S店買車時,經常會被要求捆綁購買保險,懷疑是4S店從中賺取保險代理費,限制了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選擇權。
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指出,汽車保險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在于消費者,4S店只能是推薦或建議,而不能設置一些門檻或條件來限制消費者。
據資深業內人士透露,獲取保險代理費確實是4S店推薦保險公司的動機之一,但數額并不是很大,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售后維修業務。
眾所周知,廠供配件與市場上的非原裝配件價格差距很大。車輛出險時,與4S店有合作關系的保險公司一般會同意按廠供配件價格給予理賠,對消費者也有利;而沒有合作關系的保險公司,就不愿按廠供配件價格理賠,出了事故很難處理,這時維修業務就會轉移到路邊店,對4S店來說也是一種損失。從4S店與保險公司角度來看,雙方通過合作相互讓利、相互帶動,提升了業務量,而消費者也享受到了廠供配件的理賠,可謂是三方共贏的結果。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