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全球輪胎行業出現大面積復蘇,不少中國輪胎企業一度出現訂單應接不暇的情況。今年,中國橡膠輪胎出口繼續延續向好態勢——1—4月累計出口量達271萬噸,同比增長11.8%;出口金額為474.61億元,同比增長20.4%。
在擁抱機遇的同時,中國輪胎的出海之路亦面臨著風險挑戰。業內人士表示,輪胎企業需進一步苦練內功,也期待有關部門能進一步支持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企業更好拓展國際市場保駕護航。
多因助力開拓市場
中國輪胎何以加速“馳騁”海外市場?在從業者看來,近年來中國輪胎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性能,疊加中國擁有完整的輪胎產業鏈等因素,輪胎產品由此形成了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們致力于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成新質生產力。”山東華盛橡膠集團董事長助理逯春曉向國際商報記者介紹,“目前,我們正在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靜音棉輪胎、自修復輪胎以及高品質長里程輪胎等新產品的相繼上市,進一步擴充了企業的高端產品線。與此同時,總投資3.2億元的國家級先進橡膠材料與高端綠色輪胎創新研究院籌備工作目前已經完成,1.2萬平方米的實驗檢驗測試中心大樓將于6月底投入使用。”
先進的技術和突出的性能正是華盛橡膠集團開拓海外市場的底氣所在。據華盛橡膠集團旗下PCR工廠山東宏盛橡膠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公司生產的產品遠銷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加強科技創新的同時,企業也積極參加各類專業展會,打響了品牌知名度。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該公司相繼參加了上海法蘭克福國際汽配展深圳特展、新加坡輪胎展、廣交會等展會,不僅收獲了老客戶們的訂單,還結識了50多位新客戶。相較去年同期,公司外貿訂單增長30%左右。
在逯春曉看來,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也為中國輪胎企業創造了更廣闊的銷售渠道,有利于企業更好地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遠新輪胎有限公司外貿經理王志波亦表示,有了展銷一體的海外倉,相當于把產品展廳搬到海外客商家門口,“我們的輪胎產品出海就搭上了快車”。
此外,多地商務主管部門也對當地輪胎企業出口給予了有力支持。在“輪胎之都”山東廣饒,為了引導企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廣饒縣商務局支持企業參加新加坡輪胎展、迪拜汽配輪胎展等專業展會,參展企業收獲滿滿。
多措并舉應對挑戰
“坦誠地說,中國輪胎產品在出口過程中確實面臨著挑戰。”一家輪胎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輪胎生產地,其低成本優勢給中國輪胎產業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壓力。
以柬埔寨為例,數據顯示,今年1—5月柬埔寨輪胎出口貿易額達3.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1億美元增長了204%。柬埔寨商業部發言人班速威杰近日表示:“汽車輪胎商品開拓新市場是我們擴大出口的舉措之一,輪胎工業是柬埔寨新興產業之一。”
除了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等不利因素也給輪胎企業出口造成了一定壓力。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尤其是歐美國家設置的貿易壁壘,有時也會對中國輪胎產品出口形成一定制約。
盡管壓力重重,但中國輪胎行業依然信心滿滿。為應對上述不利因素,不少中國企業走上了海外布局之路。截至2023年年底,已有12家中國輪胎企業在海外建立25家工廠。其中,作為最早赴海外投資建廠的中國輪胎企業之一,賽輪集團已在越南、柬埔寨等地開展布局。2023年10月,其在柬埔寨開設的工廠啟動新投資,年產半鋼子午線輪胎600萬條。今年年初,賽特追加投資7.7億元,將產能翻番至1200萬條。
在自身發力的同時,輪胎企業也對相關政策舉措的出臺充滿期待。逯春曉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政策指導和支持,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技術升級和創新,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