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_亚洲三级网站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_www.亚洲_精品国产31久久久久久_欧美电影一区

您好,歡迎來到中國輪胎商務網
資訊 行業動態 正文

“永恒”為題,普林斯·格亞西掌鏡,2024倍耐力年歷于倫敦正式發布

2023-12-01中國輪胎商務網

  普林斯·格亞西:“我們不是生來不朽,但我們將成就永恒。我拍攝的人物,都是超級英雄”

  慶祝倍耐力年歷 60 周年

  倫敦,2023年11月30日 - 由普林斯·格亞西(Prince Gyasi)拍攝的2024倍耐力年歷今天在倫敦發布,以“永恒(Timeless)”為主題,旨在致敬那些在他眼中與眾不同且注定將激勵未來世代的人們。“我們不是生來不朽,但我們將成就‘永恒’,”來自加納的視覺藝術家表示。格亞西以擅用明艷的色彩以及鮮明的對比而著稱,對他而言,所拍攝的人物“都是觸手可及的超級英雄”。

  普林斯·格亞西是第39位掌鏡倍耐力年歷的藝術家。從1964年到2024年,倍耐力年歷60年的歷史中,包括未出版的年份,格亞西的作品剛好是第50版。

  普林斯·格亞西眼中的倍耐力年歷

  當普林斯·格亞西接受委托拍攝2024年倍耐力年歷時,基于對西非社會的獨特感知,他首先考慮的是想要在其中展現的人物,以及這些人物之于他的象征意義。作為掌鏡倍耐力年歷最年輕的攝影師之一,這意味著他要回顧自己的童年,思考在他28年生命中曾經激勵過他的人們。

  在這位藝術家眼中,什么使人變得“永恒”,格亞西認為首先是堅毅和正直。對于超模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出現在年歷中,并被稱為“時間凍結者(Time Stopper)”,他解釋道:“當你看到像娜奧米這樣的人物時,她并不是我們這一代的人,但她仍然是我們這一代的偶像,因為她傳遞給我們她對自己工作和信仰的堅持”。

  在年歷中,加納藝術家將他的想法寫入“獻給那些永恒的靈魂”的宣言中。他旨在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去學習、創造,并以此激勵他們自己。“我希望能讓他們理解,只要下定決心,堅持不懈,他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格亞西表示。

mtxx06_副本.jpg

mtxx05_副本.jpg

  模特陣容

  “所有被邀請的模特嘉賓都對自己的才華有清晰的認知,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證明了自己。他們找到了內在的力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就是永恒的真諦。那些勇于挑戰、不隨波逐流、不受年齡、名望或金錢左右,以最真實的方式展現才華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情在很多人看來或許非同尋常,但對他們而言卻是司空見慣,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即便不在聚光燈下,他們也會在各自的領域不落窠臼,帶來改變,進而激勵他人。”

  在這次年歷中,特別受到關注的有西非歷史悠久的阿散蒂王國國王奧圖姆福·奧塞·圖圖二世(His Majesty Otumfuo Osei Tutu II)及其皇家代表團,他們以“王室(Royalty)”為主題在曼希亞宮(Manhyia Palace)參與了拍攝。美國演員安吉拉·貝塞特(Angela Bassett)代表“利他主義者(Altruistic)”的主題;作家瑪戈特·李·謝特利(Margot Lee Shetterly)和詩人阿曼達·戈爾曼(Amanda Gorman)則代表著“藍圖(The Blueprint)”;當代加納藝術家阿莫奧克·博福(Amoako Boafo)的主題是“天選之子(The Chosen One)”。

  格亞西將屬于自己的一個月份獻給主題“精益求精(Details)”——格亞西的一個月由兒童模特阿布爾·費德·尤西夫(Abul Faid Yussif)演繹,這張展示了“好學者(Studious)”的年少格亞西照片也被選為本次年歷的封面。

  照片以明亮的寶石藍為背景,尤西夫正在把玩本次年歷中出現的一些物品的微縮版:貝塞特手中的鑰匙;坎貝爾背景中的時鐘零件;戈爾曼攀爬的粉紅梯子;“君子(Man of Honour)”伊德瑞斯·艾爾巴攜帶的藍色手提箱。

  著名女星蒂瓦·薩維奇(Tiwa Savage)代表“堅韌不拔(Resilience)”;作家、導演兼制片人杰姆斯·塞繆爾(Jeymes Samuel)代表“愿景家(Visionary)”;企業家、前足球運動員馬塞爾·德塞利(Marcel Desailly)代表“專注者(Focus)”;歌手、藝術家兼女演員緹雅娜·泰勒(Teyana Taylor)代表“前瞻未來(Future Forward)”。

mtxx04_副本.jpg

  年歷拍攝

  格亞西對每一個鏡頭都進行了精心策劃,創作出的畫面與其說是攝影,不如說是繪畫。他精心挑選每一個人物,構思他的布景設計并將其繪制出來,然后再制作效果圖并搭建布景。在年歷拍攝過程中,涉及到各種元素的創作,從融化的時鐘到巨大的紅心。"我知道該如何在我的畫布上展現才華。”他說:"所有事情都是事先準備好的。你總是要考慮備選方案,我不喜歡臨時抱佛腳,因為對我來說會顯得很混亂。”

  在倫敦進行了一次拍攝后,格亞西選擇在加納進行第二次拍攝,以展示加納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加納是一片特殊的土地,”他說道。"那里是通往非洲的大門,在加納你可以找到一切:可可、黃金、鋁土礦、石油等等......我想把倍耐力帶到那里,通過一部永恒的年歷揭示一個新的世界,或許能為那里的發展創造新的機會。”

  “繼倍耐力2008年在博茨瓦納(Botswana)拍攝年歷之后,這次去到另一個非洲國家,發現那里的文化,見到那里的人們,是件美妙的事情。加納是非洲最寧靜的國家。我認為那里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在那兒你會感受到它的活力。在加納取景拍攝,呈現這個國家的樣貌,這太令人激動了!"

mtxx03_副本.jpg

  普林斯·格亞西

  在描述他成為視覺藝術家的旅程時,格亞西回顧了自己在加納童年的許多記憶和經歷,包括與音樂家祖父一起度過的日子,以及在阿克拉的集市上協助肖像攝影師工作。他經常和身為福音音樂家的父母一起進出錄音室、電視臺和廣播電臺。

  他沒有直接學習攝影,而是學習了繪畫、圖像制作、雕塑和雕刻等藝術形式。他經常花時間玩他電腦上的繪圖程序,尋找創新的方法用它創作。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人們可以迅速識別的風格。“我在繪畫和攝影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他說。“我想同時滿足喜歡攝影和喜歡繪畫的人,所以我正在創造一座新的橋梁,我不會僅僅稱其為攝影,我會稱其為藝術。”

  盡管在開始時他嘗試過使用相機,但智能手機為格亞西的早期作品提供了最好的捕捉方式。他拍攝了詹姆斯敦貧困區的年輕人的照片,那是他母親出生的地方,現在在那里有他創辦的非營利教育組織“Boxed Kids”。他的畫面捕捉到社區充滿活力的氛圍和生動細節,呈現了他對于西非傳統的敘事。

  格亞西作品的一個關鍵元素是色彩。他在作品中運用明亮的色塊和對比鮮明的拍攝手法,經常將明艷生動的紅、藍或粉紅色與黑色排列融匯。他大膽的審美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現實,有時經過數字增強,展示了他在感官之間創造了一種非常規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通感世界。因此有些人可能會 "嘗到"一種形狀或 "聽到"一種顏色。對格亞西來說,通感使他將詞語與顏色聯系起來:例如,星期三對他而言是海藍色。藝術家將其作品看作一種"色彩療法",并相信顏色可以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產生積極影響。

  格亞西熱愛藝術,但他說自己對音樂和體育有著更深的熱情,尤其是足球。過去,他既是一名 DJ,也是一名足球運動員。

mtxx02_副本.jpg

mtxx01_副本.jpg

  2024倍耐力年歷“永恒”在 www.pirellicalendar.com

  www.pirellicalendar.com 網站以 68 種語言向 90 多個國家提供 2024 年倍耐力年歷的照片、音頻、視頻和文本。網站的訪問者可以通過一張張照片進入 "永恒(Timeless)”之旅并通過后臺照片、資料和信息的互動 "指南 "來探索該版年歷。

  普林斯·格亞西宣言

  我以前并不敢相信自己能像現在這樣。作為一個在加納長大的孩子,我從未考慮過能創造或者留下永恒的事物。

  曾經世界就是眼前所見的,我在周圍的環境中看不到可能性。但當我向外看、向上看時,我看到了藝術家和領導者。我看到了改變世界的人。他們激起了我新的思考。他們的無畏精神、職業道德和犧牲精神讓我受到啟發并敢于去挑戰。我開始在自己的身上感知到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動力和精神。

  我開始敢于去超越自己的界限,超越任何障礙或天花板,直視天空。這些人教會我不僅要夢想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而且要把它變成現實。

  多年來,我在人生的旅程中感受到的一件事是,那些在我童年時激勵過我的人,如今仍在激勵著我。與此同時,一些新的人物,甚至是比我更年輕的人,也成為了巨人,成了我新的靈感源泉。我意識到,這無關年輕或年長,無關稚嫩還是智慧。這些偶像之所以能到他們今天的位置,在于他們的專注、奉獻和激情。他們堅持不懈,永不停歇,決不放棄。

  他們似乎不可磨滅,能夠以幾乎超越時間本身的方式繼續創造、實現和想象。他們是永恒的。這就是我的主題。這就是我想要講述的故事。雖然年歷是這個故事的載體,但它并不對時間懷有很大的敬意。它是反時間的。它是對那些每一步都在開辟自己永恒之路的偶像的贊美。在這些作品中,我的目的是探索和重新想象我作為一個在西非長大的孩子是如何看待這些具有開創性特質的人物的。

  我想講述一個故事,探索我們的成就在我們所激勵的人眼中是如何體現的。所以,這個項目不是關于我或你們的旅程;而是關乎他們,我的社區和年輕人。這是為了給像我這樣背景的孩子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看到這些作品,并受到啟發,成為他們最好的自己。

   普林斯·格亞西

  模特陣容

  阿莫奧克·博福-天選之子

  安吉拉·貝塞特-利他主義者

  瑪戈特·李·謝特利&阿曼達·戈爾曼-藍圖

  幼年普林斯-好學者

  阿散蒂王國國王奧圖姆福·奧塞·圖圖二世-王室

  伊德瑞斯·艾爾巴-君子

  杰姆斯·塞繆爾-愿景家

  馬塞爾·德塞利-專注者

  娜奧米·坎貝爾-時間凍結者

  普林斯·格亞西-精益求精

  蒂瓦·薩維奇-堅韌不拔

  緹雅娜·泰勒-前瞻未來

  倍耐力年歷的60年歷史

  倍耐力年歷最初是倍耐力在英國的子公司——倍耐力英國有限公司的創意產物。當時倍耐力英國子公司在此項目上有充分的發揮空間。1964年,英國人當時正在找尋適合倍耐力的市場策略,以期待能夠在國內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他們邀請了藝術總監德里克·福賽斯(Derek Forsyth)和英國攝影師羅伯特·弗里曼(Robert Freeman)共同打造了倍耐力年歷——這個在當時非常具有革新性的項目,其中,后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甲殼蟲樂隊(Beatles)的肖像攝影。

  倍耐力年歷是這樣一份高雅而獨特的產物,兼具藝術和文化內涵,從一開始就和傳統意義上的時尚世界和“魅力”不盡相同。倍耐力年歷一直通過最受贊譽攝影師的鏡頭,記錄著荏苒的時光,他們定格瞬間,詮釋當代文化,時常引領著全新潮流。

  從1964年到2024年,39名攝影師共造就了50版倍耐力年歷。

  倍耐力年歷的四個時期

  倍耐力年歷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不同時期:

  – 第一個十年,從1964年至1974年,此后,由于世界經濟衰退和隨后的緊縮時期,年歷出版中斷了九年;

  – 第二個十年,從1984年至1994年,這一階段見證了年歷重新發布,并且日益成功的過程;

  – 1994年到2015年,跨越世紀之交的這段時間里,倍耐力年歷作為開拓者,奠定了自己獨特的地位。

  – 2016年到至今,倍耐力年歷一如既往地引領潮流,捕捉與文化和審美變化相關的新感受。

  § 19641974年

  倍耐力年歷早期屬于甲殼蟲樂隊、搖滾音樂和超短裙的時代,但同時期也有青年抗議運動、反對越南和平集會等內容。年歷很快擺脫了其“企業免費贈送”給重要客戶的原始定位,轉而成為了一本專為精英人士定制的出版物。當時的模特們大多是年輕的新人,輔以既有氛圍又精美的布景:比如在異國海灘上,或貼近自然的地點。但即使從早期這些精美的圖像中,也可以窺見倍耐力年歷中傳達出的真正美學和文化哲學:倍耐力年歷被打造成了一個時代變遷的標志。

  1968年,哈利·佩西諾提(Harri Peccinotti)的靈感來自伊麗莎白·芭萊特·勃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和龍沙(Ronsard)的詩歌,而一年之后,他又摒棄了正統的擺拍,轉而在加利福尼亞的陽光海灘上自由捕捉瞬間。到了1972年,莎拉·莫恩(Sarah Moon)成了第一位掌鏡年歷的女攝影師,開創了先河。

  1974年3月,倍耐力年歷宣布中止出版,引發了英國和國際媒體的諸多抗議,這也真切展示了倍耐力年歷日益壯大的影響力。之后的十年,不同語言的書籍、收藏和文集,都回顧聚焦了倍耐力年歷。其中最為知名的是1975年出版的講述倍耐力年歷十年故事的出版物,而其點睛之筆正是大衛·尼文(David Niven)所撰寫的懷舊前言。

  § 19841994年

  1984年,期待已久的年歷終于回歸。在新藝術總監馬丁·沃爾什(Martyn Walsh)的帶領下,年歷重回本源,包括對集團最著名產品:輪胎,低調的、幾乎是潛意識的展現。

  1984年倍耐力年歷由尤維·奧莫(Uwe Omme)拍攝,在巴哈馬的海灘上,與美麗的模特相伴的是沙子中出現的神秘痕跡:倍耐力最新產品P6輪胎的胎面花紋。這一產品植入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無處不在,代表著主導那個時代的科技技術。

  1987年,特倫斯·多諾曼(Terence Donovan)打造了一本突破性的年歷,其顯著特征是所有模特均是黑人,包括當時只有16歲、職業生涯剛剛起步的超模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次年,巴瑞·拉甘特(Barry Lategan)為這一傳統上展示女性之美的作品帶來了首位男性模特。而到了1990年,亞瑟·艾格特(Arthur Elgort)打造了首本全黑白的倍耐力年歷,旨在向奧運會和德國電影導演萊妮·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致敬。

  1993年,又一個十年之后,恰逢公司高層管理部門變動,這成為了年歷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倍耐力的國際化道路全面展開,發布了諸多高端廣告,包括短跑運動員卡爾·劉易斯(Carl Lewis)穿著紅色高跟鞋的著名圖片,而年歷也成為了傳遞集團全新形象的重要工具之一。這一次,藝術部門搬進了公司位于米蘭的總部,并且做出了放棄所有輪胎植入的決定。至此,倍耐力年歷專注自身,這是一份藝術作品,對創作者沒有限制和框架,一切只關乎經典的風格和品味。畢竟,倍耐力不只單打造輪胎產品,更是一個國際化品牌,傳遞廣泛的價值觀和精神意義,并致力于創新,追求卓越,這些品牌精神同樣也影響著年歷。

  § 1994年到2015

  1994年,赫伯·瑞茨(Herb Ritts)掌鏡新時代的倍耐力年歷。此次年歷拍攝帶來了現象級超模們:辛迪·克勞馥(Cindy Crawford),海倫娜·克里斯坦森(Helena Christensen),凱特·莫斯(Kate Moss)和凱倫·亞歷山大(Karen Alexander)。他掌鏡的年歷以“向女性致敬”為主題,旨在捕捉“1990年代的女性和她們的世界:內在的驕傲、性感和美麗” 。自那之后,極具創造天賦的攝影師和魅力無窮的模特們成為了倍耐力年歷成功的基石。年歷和時尚世界及魅力的鏈接愈加凸顯:出現在倍耐力年歷成為模特自身價值的體現,而新來者之間的競爭極為激烈。

  眾多巨星也登上了上世紀最后幾版年歷:由理查德·阿威頓(Richard Avedon)掌鏡的1995年年歷上,有克里斯蒂·特林頓(Christie Turlington)和再次出現的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 由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掌鏡的1996年年歷上,有卡雷·奧蒂斯(Carré Otis)、伊娃·赫茲格瓦(Eva Herzigová)和娜妲莎·金斯基(Nastassja Kinski);1997年年歷上則出現了依蕾·莎絲特(Inés Sastre)和首位意大利模特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

  1998年布魯斯·韋伯(Bruce Weber)掌鏡的倍耐力年歷中出現了男性電影明星和歌手,包括羅伯特·米徹姆(Robert Mitchum)、約翰·馬爾科維奇(John Malkovich)、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Kris Kristofferson)、比.比.金(B.B. King )和波諾(Bono);而1999年由赫伯·里茨掌鏡的倍耐力年歷和2000年由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掌鏡的倍耐力年歷中,則出現了艾莉克·慧克(Alek Wek)和萊蒂西婭·伽斯搭(Laetitia Casta)。

  21世紀的倍耐力年歷從馬里奧·斯特蒂諾(Mario Testino)在那不勒斯的拍攝開始,模特中最知名的是吉賽爾·邦辰(Gisele Bündchen)和法蘭基·雷德爾(Frankie Rayder)。2002年的年歷,其顯著特色包括邀請了多位著名女性演員和兩位知名人物的孫女:美國總統老布什的孫女——17歲的勞倫·布什(Lauren Bush)以及卓別林的孫女基拉·卓別林 (Kiera Chaplin)。2003年年歷的拍攝由布魯斯·韋伯(Bruce Weber)再次掌鏡,這一次則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選擇:三位意大利美女(瑪利亞卡拉·波斯克諾Mariacarla Boscono、愛娃·洛克波諾Eva Riccobono和瓦倫蒂娜·斯蒂拉Valentina Stilla),搭檔包括蘇菲·達兒(Sophie Dahl),海蒂·克魯姆(Heidi Klum), 卡羅萊娜·科庫娃(Karolina Kurkova)和塔利·沃佳諾娃(Natalia Vodianova)在內的著名模特,另外還有來自電影界和體育界的男明星(亞力桑德羅·加斯曼Alessandro Gassman,史蒂芬·費拉拉Stephane Ferrara和里奇·拉蒙塔涅Richie La Montagne)。

  2004年是倍耐力年歷的四十周年紀念,這一版倍耐力年歷關注希望和夢想,主角包括凱瑟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和伊莎貝拉·羅西里尼(Isabella Rossellini),并且引入了尼克·奈特(Nick Knight)的藝術創造力。2005年,倍耐力年歷的掌鏡者是帕特里克·德瑪舍利耶(Patrick Demarchelier):在他主題為“巴西精神”的拍攝中,娜奧米·坎貝爾這樣的熟悉面孔,和諸如阿德瑞娜·利馬(Adriana Lima)這樣的新晉者都出現在了陽光燦爛的伊帕內瑪和科帕卡巴納海灘上。2006年的年歷,則由來自英國和土耳其的著名搭檔梅爾特(Mert)和馬庫斯(Marcus)掌鏡,他們選擇了1960年代蔚藍海岸的復古魅力,而參與拍攝的性感尤物則包括珍妮弗·洛佩茲(Jennifer Lopez)、凱特·莫斯和吉賽爾·邦辰。

  2007年是好萊塢的年份,五位美女齊齊亮相:索菲亞·羅蘭(Sophia Loren)、佩內洛普·科魯茲(Penelope Cruz)、 希拉里·斯萬克(Hilary Swank)、 娜奧米·沃茨(Naomi Watts)和當時冉冉升起的新星露·杜瓦隆(Lou Doillon), 該版年歷由荷蘭攝影師搭檔伊內茲-維努德(Inez and Vinoodh)在加利福尼亞拍攝。2008年,帕特里克·德瑪舍利耶再次執掌倍耐力年歷,首次將拍攝地點選在了亞洲。整個拍攝取景于上海,融合了中西方模特陣容,包括中國女星張曼玉和頂級模特杜晨·科洛斯(Doutzen Kroes)。

  2009年,著名藝術家彼得·比爾德(Peter Beard)將倍耐力年歷的拍攝帶到了博茲瓦納,參與拍攝的國際名模有達莉亞·沃波依(Daria Werbowy)、勞拉·斯通(Lara Stone)和瑪莉亞卡拉·波高諾(Mariacarla Boscono)。在肯尼亞生活了30年的彼得·比爾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專注拍攝神秘非洲的魅力。2010年的年歷,則請來了美國攝影師泰利·理查森(Terry Richardson),有著“壞孩子”之稱的他不拘一格,風格很有感染力,和兼具慵懶和活力風格的模特們一起完成了拍攝工作,如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 莉莉·科爾(Lily Cole),羅茜·漢丁頓(Rosie Huntington)和安娜·貝琪茲(Ana Beatriz)等。而在2011年年歷鏡頭之后的人物則是創作天才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他既是藝術家又是評論家,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時尚傳奇人物。在自己位于巴黎的工作室里,拉格斐打造了一本主題是“神話”的年歷,映射了他對于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無盡熱情。他那眾星云集的模特陣容里滿是個性男女,包括巴普提斯特·賈比考尼(Baptiste Giabiconi)和布萊德·克洛寧 (Brad Kroenig)等超模,以及演員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2012年的年歷由馬里奧·索蘭提 (Mario Sorrenti)拍攝完成,這是首本由意大利攝影師掌鏡的年歷,選擇了科西嘉島作為“心醉神迷”場景的背景,模特包括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凱特·莫斯和伊莎貝莉·芳塔娜(Isabeli Fontana)等。

  2013版的倍耐力年歷由史蒂夫?麥柯瑞(Steve McCurry)掌鏡,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攝影記者為倍耐力拍攝了巴西變革的社會和經濟環境。模特陣容則包括巴西演員索尼婭·布拉加 (Sonia Braga)、歌手瑪麗莎·蒙特(Marisa Monte)、模特阿德里亞娜·利馬(Adriana Lima)、佩特拉·內姆科娃(Petra Nemcova)以及薩默·雷恩·奧克斯(Summer Rayne Oakes)。他們都致力于慈善工作,支持非政府組織、基金會和人道主義項目。

  為了紀念倍耐力年歷五十周年,倍耐力決定不單獨制作“2014年年歷”,而是首次發布一直保存在公司的檔案館中、由赫姆·牛頓(Helmut Newton)于1985年拍攝的照片。

  接下來的一年,也就是2015年,倍耐力年歷走向了另一個方向,許多在之前的版本中只被提及的主題現在成為了攝影師的視野中心。

  首位便是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選擇以經典的年歷格式呈現倍耐力年歷: 12個月份12張照片,包括來自廣告界、影視界、離經叛道時裝界的女性形象。他引入了一個高度熱門的主題——大碼模特(如坎迪斯?哈芬Candice Huffine),開啟了生活審美和年歷審美的新篇章。

  § 2016年到至今

  隨著2016年版的推出,倍耐力年歷開啟了新的時代,踏上了一條漸進卻不可逆轉的變革之路。年復一年,倍耐力年歷總是站在時代的前沿,記錄新的文化和審美感受。

  接下來,安妮·萊博維茨在2016倍耐力年歷中,塑造了13位各行各業的成功女性。拍攝對象包括網球冠軍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歌手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表演者兼音樂家小野洋子(Yoko Ono)和評論家兼作家弗蘭·勒博維茨(Fran Lebowitz);此外,還有現代藝術博物館前名譽主席艾格尼絲·岡德(Agnes Gund)、時尚博主泰薇·蓋文森(Tavi Gevinson)和Ariel互惠基金會主席麥勒迪·霍布森(Mellody Hobson)。

  次年倍耐力年歷的掌鏡者為彼得·林德伯格。在世界主流媒體視女性形象為完美和年輕的代名詞的時代,林德伯格提供了一種不同的美,雖不完美但更真實,更能引起情感共鳴。因此,2017倍耐力年歷以“感性”為主題,模特陣容包括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佩內洛普·克魯茲(Penelope Cruz)和烏瑪·瑟曼(Uma Thurman)在內的14名國際女演員。2017倍耐力年歷讓這位德國大師成為史上首位三次為倍耐力拍攝年歷的攝影師。前兩次的合作分別是1996年在加利福利亞El Mirage沙漠,2002年在洛杉磯派拉蒙影業的攝影棚的拍攝。

  2018年,蒂姆·沃克(Tim Walker)打造了愛麗絲夢游仙境,模特陣容為18個新興和聞名遐邇的名字,包括娜奧米·坎貝爾、烏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吹牛老爹(Sean " Diddy " Combs)和魯·保羅(Ru Paul)。愛麗絲的扮演者是模特達琪·索特(Duckie Thot),南蘇丹裔澳大利亞模特。她是愛麗絲的完美現代化身,自由不羈的女英雄。

  2019倍耐力年歷中,再次聚焦女性的抱負和夢想。艾伯特·沃森(Albert Watson)以“夢想”為此版倍耐力年歷的主題,在四個“微電影”中,敘述了四位立志實現目標的女性故事。這些照片超出了肖像本身,更是研究女性及其愿景的定格,模特陣容包括吉吉·哈迪德(Gigi Hadid)、米絲蒂·科普蘭(Misty Copeland)、朱莉婭·加納(Julia Garner)、蕾蒂莎·科斯塔(Laetitia Casta)。

  2020倍耐力年歷則展示了女性的多樣性,掌鏡者為保羅·羅維西(Paolo Roversi)。其拍攝主題“尋找朱麗葉”是對莎士比亞悲劇從攝影角度的重新詮釋。朱麗葉由9名女性扮演,她們塑造了朱麗葉簡單而又復雜,天真而又充滿激情的性格。這是被愛情驅使著結束自己生命的角色。羅維西通過在每個女人身上尋找“朱麗葉”來探索女性宇宙的復雜性。從艾瑪·沃森(Emma Watson)、克萊爾·福伊(Claire Foy)、羅莎莉亞(Rosalía)、茵蒂婭·摩爾(Indya Moore)以及克里斯汀·斯圖爾特(Kristen Stewart)等主人公的手勢、言語、微笑、淚水和雙眼中,我們可以看到美麗、力量、溫柔和勇氣的共存。

  倍耐力年歷項目因疫情中斷了2021年版本的發布。由布萊恩·亞當斯(Bryan Adams)掌鏡,主題為“在路上”的2022年版年歷伴隨倍耐力迎來了150周年。這位加拿大音樂家為倍耐力年歷創作了一首同名歌曲,并收錄在他的專輯中。2022倍耐力年歷,重溫了藝術家們巡演途中的時刻,從演出前的緊張,到排練和演唱會之間的休息,再到奔赴于城市間的漫長旅途,以及在酒店房間里的孤獨時刻。這些都是布萊恩·亞當斯本人非常熟悉的經歷,他也是倍耐力年歷歷史上第一位不僅是攝影師還是模特的人,與伊基·波普(Iggy Pop)、雪兒(Cher)、Saint Vincent(原名安妮·克拉克 Annie Clark)、格萊姆斯(Grimes)和瑞塔·奧拉(Rita Ora)等人一同出鏡。

  2023倍耐力年歷由艾瑪·薩默頓(Emma Summerton)掌鏡,主題為“致繆斯的情書”,由14位模特拍攝的28張攝影佳作匯集而成,夢幻的拍攝風格是這位澳大利亞攝影師作品的一大特色。她掌鏡的2023倍耐力年里追溯了‘繆斯’一詞的詞源:具有文學、科學和藝術方面天賦的人。薩默頓是第五位拍攝倍耐力年歷的女攝影師,在年歷中所傳達的是對非凡女性、作家、攝影師、詩人和導演的贊美。

  倍耐力年歷回顧:攝影師、拍攝地和模特名錄

  1964 Robert Freeman   西班牙 - 馬略卡

  Jane Lumb, Sonny Freeman Drane, Marisa Forsyth

  1965 Brian Duffy  摩納哥和法國南部蔚藍海岸

  Pauline Dukes, Annabella, Virginia, Pauline Stone, Jeannette Harding

  1966 Peter Knapp  摩洛哥-胡塞馬

  Shirley Ann, Sue

  1967 未推出

  1968 Harri Peccinotti 突尼斯-吉爾巴島

  Ulla Randall, Elisa Ngai, Pat Booth, Jill La Tour

  1969 Harri Peccinotti  加利福尼亞 - 大瑟爾

  1970 Francis Giacobetti  巴哈馬 - 天堂島

  Alexandra Bastedo, Anak, Pegga, Paula Martine

  1971 Francis Giacobetti 牙買加 - 大安的列斯群島

  Caileen Bell, Angela McDonald, Kate Howard, Christine Townson, Gail Allen

  1972 Sarah Moon  巴黎 - Villa Les Tilleuls

  Suzanne Moncurr, Mick Lindburg, Boni Pfeifer, Inger Hammer, Magritt Rahn, Barbara Trenthan

  1973 Brian Duffy 英國 - 倫敦

  Erica Creer, Sue Paul, Nicki Howorth, Kubi, Nicky Allen, Jane Lumb, Kate Howard, Vida, Penny Steel, Kari Ann, Elizabeth, Vicky Wilks

  1974 Hans Feurer 非洲 - 塞舌爾

  Eva Nielson, Kim, Marana, Chichinou, Kathy Cochaux

  1975 – 1983 未推出

  1984 Uwe Ommer  中美洲 - 巴哈馬

  Angie Layne, Suzy-Ann Watkins, Jane Wood, Julie Martin

  1985   Norman Parkinson   蘇格蘭 - 愛丁堡

  Anna, Cecilia, Iman, Lena, Sherry

  1986   Bert Stern   英格蘭 - 科茨沃爾德

  Julia Boleno, Jane Harwood, Louise King, Deborah Leng, Suzy Yeo, Beth Toussaint, Gloria, Joni Flyn, Caroline Hallett, Samantha, Juliet, Clare Macnamara

  1987 Terence Donovan   英國 - 巴斯

  Ione Brown, Colette Brown, Naomi Campbell, Gillian De Turville, Waris Dirie

  1988 Barry Lategan   英國 - 倫敦

  Hugo Bregman, Briony Brind, Victoria Dyer, Nicola Keen, Kim Lonsdale, Sharon MacGorian, Naomi Sorkin, Carol Straker

  1989   Joyce Tennyson   紐約 - Polaroid Studios

  Lisa Whiting, Nicky Nagel, Danielle Scott, Brigitte Luzar, Gilda Meyer-Nichof, Kathryn Bishop, Susan Allcorn, Susan Waseen, Rosemarie Griego, Akura Wall, Gretchen Heichholz, Rebecca Glen

  1990 Arthur Elgort  西班牙 - 塞維利亞

  Laure Bogeart, Laurie Bernhardt, Christina Cadiz, Anna Klevhag, Florence Poretti, Debrah Saron

  1991   Clive Arrowsmith  法國

  Alison Fitzpatrick, Lynne Koester, Monika Kassner, Paola Siero, Nancy Liu, Katherina Trug, Jackie Old Coyote, Tracy Hudson, Rachel Boss, Carole Jimenez, Saskia Van Der Waarde, Rina Lucarelli, Susie Hardie-Bick

  1992 Clive Arrowsmith  西班牙 - 阿爾梅里亞

  Alison Fitzpatrick, Julienne Davis, Judi Taylor

  1993   John Claridge  非洲 – 塞舌爾

  Christina Estrada, Barbara Moors, Claudie

  1994 Herb Ritts   巴哈馬 - 天堂島

  Karen Alexander, Helena Christensen, Cindy Crawford, Kate Moss

  1995   Richard Avedon  美國 - 紐約

  Nadja Auermann, Farrah Summerford, Naomi Campbell, Christy Turlington

  1996   Peter Lindberg  美國加州 - El Mirage

  Eva Herzigova, Nastassja Kinski, Kristen Mc Menamy, Navia, Carre Otis,  Tatjanna Patitz

  1997   Richard Avedon  美國 - 紐約

  Honor Fraser, Ling, Cordula, Sophie Patitz, Ines Sastre, Waris Dirie, Anna Klevhag, Monica Bellucci, Gisele, Kristina, Tatiana, Irina, Jenny Shimizu, Marie Sophie, Brandy, Julia Ortiz, Nikki Uberti

  1998 Bruce Weber  美國 - 邁阿密

  Tanga Moreau, Stella Tenant, Milla Jovovich, Charolyn Murphy, Eva Herzigova, Patricia Arquette, Shalom Harlow, Kristy Hume, Elaine Irwin Mellencamp, Georgina Grenville, Kiara, Rachel Roberts, Daryl Hannah. Ospiti: Dermot Mulroney, Fred Ward, Ewan Mc Gregor, Dan O’Brien, BB King, Sonny Rollins, Bono, Paul Cadmus, Francesco Clemente, John Malkovich, Kelly Slater, Kris Kristofferson, Robert Mitchum.

  1999   Herb Ritts  美國 – 洛杉磯

  Chandra North, Sophie Dahl, Karen Elson, Michele Hicks, Carolyn Murphy, Shirley Mallmann, Laetitia Casta, Audrey Marnay, Elsa Benitez, Bridget Hall, Angela Lindvall, Alek Wek

  2000   Annie Leibovitz  美國- 紐約州萊茵貝克

  Lauren Grant, June Omura, Mireille Radwan-Dana, Laetitia Casta, Alek Wek, Julie Worden, Jacqui Agyepong, Marjorie Folkman

  2001 Mario Testino  意大利 – 那不勒斯

  Gisele Bündchen, Aurelie Claudel, Karen Elson, Rhea Durham, Marianna Weickert, Fernanda Tavares, Angela Lindvall, Ana Claudia Michael, Liisa Winkler, Noemi Lenoir, Frankie Rayder, Carmen Kass

  2002   Peter Lindbergh   美國 – 洛杉磯

  Lauren Bush, Erika Christensen, Amy Smart, Bridget Moynahan, James King, Shannyn Sossamon, Selma Blair, Kiera Chaplin, Brittany Murphy, Monet Mazur, Rachel Leigh Cook, Mena Suvari, Julia Stiles

  2003   Bruce Weber  意大利 - 奇倫托和帕埃斯圖姆

  Jessica Miller, Lisa Steiffert, Heidi Klum, Isabeli Fontana, Mariacarla Boscono, Natalia Vodianova, Karolina Kurkova, Sienna Miller, Alessandra Ambrosio, Rania Raslan, Bridget Hall, Sophie Dahl, Eva Riccobono, Yamila Diaz-Rahi, Filippa Hamilton, Valentina Stilla, Enrico Lo Verso, Alessandro Gassman, Tomasino Ganesh, Marcelo Boldrini, Jak Krauszer, Stephan Ferrara, Ajay Lamas

  2004   Nick Knight   英國 – 倫敦

  Adina Fohlin, Amanda Moore, Jessica Miller, Natalia Vodianova, Karolina Kurkova, Mariacarla Boscono, Esther de Jong, Frankie Rayder, Liberty Ross, Dewi Driegen, Ai Tominaga, Pollyanna McIntosh, Alek Wek

  2005 Patrick Demarchelier   巴西 – 里約熱內盧

  Adriana Lima, Julia Stegner, Michelle Buswell, Erin Wasson, Marija Vujovic, Fillipa Hamilton, Liliane Ferrarezi, Valentina, Diana Dondoe, Isabeli Fontana, Naomi Campbell

  2006   Mert e Marcus   法國 - 昂蒂布角

  Jennifer Lopez, Gisele Bündchen, Guinevere Van Seenus, Kate Moss, Karen Elson, Natalia Vodianova

  2007   Inez e Vinoodh   加利福尼亞

  Sophia Loren, Penélope Cruz, Lou Doillon, Naomi Watts, Hilary Swank

  2008   Patrick Demarchelier   中國 – 上海

  Maggie Cheung, Agyness Deane, Lily Donaldson, Du Juan, Doutzen Kroes, Catherine McNeil, Mo Wan Dan, Sasha Pivovarova, Coco Rocha, Caroline Trentini, Gemma Ward

  2009   Barba di Pietro   博茨瓦納 - Abu Camp/Jack’s Camp

  Daria Werbowy, Emanuela De Paula, Isabeli Fontana, Lara Stone, Rianne Ten Haken, Malgosia Bela, Mariacarla Boscono

  2010   Terry Richardson   巴西 – 巴伊亞

  Daisy Lowe, Georgina Stojiljokovic, Rosie Huntington, Eniko Mihalik, Catherine McNeil, Ana Beatriz, Abbey Lee Kershaw, Marloes Horst, Lily Cole, Miranda Kerr, Gracie Carvalho

  2011   Karl Lagerfeld   法國 – 巴黎

  Bianca Balti, Elisa Sednaoui, Freja Beha Erichsen, Isabeli Fontana, Magdalena Frackowiak, Anja Rubik, Abbey Lee Kershaw, Lakshmi Menon, Heidi Mount, Erin Wasson, Natasha Poly, Lara Stone, Daria Werbowy, Iris Strubegger, Jeneil Williams, Baptiste Giabiconi, Sebastian Jondeau, Brad Kroenig, Garrett Negg, Jake Davis

  2012 Mario Sorrenti   科西嘉島 – Murtoli

  Isabeli Fontana, Natasha Poly, Saskia De Brauw, Lara Stone, Joan Small, Guinevere Van Seenus, Malgosia Bela, Edita Vilkevictiute, Kate Moss, Milla Jovovich, Margareth Made, Rinko Kikuchi

  2013   Steve McCurry   巴西 – 里約熱內盧

  Isabeli Fontana, Adriana Lima, Sonia Braga, Marisa Monte, Elisa Sedanoui, Petra Nemcova, Hanna Ben Abdesslem, Liya Kebede, Karlie Kloss, Kyleigh Kuhn, Summer Rayne Oakes

  2014 米蘭倍耐力年歷50周年慶典

  取自Helmut Newton在1986年拍攝的作品,拍攝于蒙特卡洛和Chianti

  Antonia Dell’Atte, Susie Bick, Betty Prado

  2015 Steven Meisel  美國 – 紐約

  Karen Elson, Anna Ewers, Isabeli Fontana, Gigi Hadid, Candice Huffine, Adriana Lima, Sasha Luss, Cameron Russel, Joan Smalls, Natalia Vodianova, Raquel Zimmerman

  2016   Annie Leibovitz   美國 – 紐約

  Yao Chen, Natalia Vodianova, Kathleen Kennedy, Agnes Gund e Sadie Rain Hope-Gund, Serena Williams, Fran Lebowitz, Mellody Hobson, Ava Duvernay, Tavi Gevinson, Shrin Neshat, Yoko Ono, Patti Smith, Amy Schumer

  2017 Peter Lindbergh  柏林 /洛杉磯/紐約/倫敦/勒圖凱

  Jessica Chastain, Penélope Cruz, Nicole Kidman, Rooney Mara, Helen Mirren, Julianne Moore, Lupita Nyong’o, Charlotte Rampling, Lea Seydoux, Uma Thurman, Alicia Vikander, Kate Winslet, Robin Wright, Zhang Ziyi, Anastasia Ignatova

  2018   Tim Walker  英國 – 倫敦

  Adut Akech, Adwoa Aboah, Alpha Dia, Djimon Hounsou, Duckie Thot, Jaha Dukureh, King Owusu, Lil Yachty, Lupita Nyong’o, Naomi Campbell, RuPaul, Sasha Lane, Sean “Diddy” Combs, Slick Woods, Thando Hopa, Whoopi Goldberg, Wilson Oryema Zoe Bedeaux

  2019 Albert Watson  邁阿密和紐約

  Laetitia Casta, Misty Copeland, Julia Garner, Gigi Hadid, Sergei Polunin, Calvin Royal III, Alexander Wang e Astrid Eika

  2020 Paolo Roversi  巴黎和維羅納

  Claire Foy, Mia Goth, Chris Lee, Indya Moore, Rosalìa,Stella Roversi, Yara Shahidi, Kristen Stewart ed Emma Watson

  2021 未出版

  2022 Byran Adams 洛杉磯和卡普里島

  Cher, Grimes, Jennifer Hudson, Normani, Rita Ora, Bohan Phoenix, Iggy Pop, Saweetie, St. Vincent, Kali Uchis and Bryan Adams

  2023 Emma Summerton 紐約和倫敦

  Lila Moss, Guinevere van Seenus, Adwoa Aboah, Karlie Kloss, Sasha Pivovarova, Lauren Wasser, Emily Ratajkowski, Cara Delevingne, Bella Hadid, Kaya Wilkins, Precious Lee, He Cong, Adut Akech and Ashley Graham

  2024 Prince Gyasi 倫敦、阿克拉和庫馬西(加納)

  Amoako Boafo, Angela Bassett, Margot Lee Shetterly, Amanda Gorman,

  Young Prince, Idris Elba, Jeymes Samuel, Marcel Desailly,

  NaomiCampbell, Prince Gyasi, Tiwa Savage, Teyana Taylor and His Royal

  Majesty Otumfuo Osei Tutu II


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打 印關 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特別注意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為您服務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版權信息 | 法律顧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302號
服務熱線:0754-88650298 在線服務QQ:1525237793

粵公網安備 440511020000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 你懂的在线视频播放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高清 | 精品成人久久 | www.久草.com | www.99久久久 | 久草视频首页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国产精品片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伊人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r免费视频 | 超碰在线天天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999 | 免费观看www免费观看 |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成人免费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 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不卡视频 | 日韩福利视频 | 免费看片色 | 美女天天操 | 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成人午夜 | www久久久| 91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黄色在线免费网站 | 日本三级网 | 在线观看国产 | 毛片a片| 免费黄色在线视频网址 | 久久蜜桃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