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幾年快速發展的新能源車市場,大多品牌都采取了直營的模式。而你有沒有想過,傳統車企也會有這么一天。
最近,奔馳和本田已經在某些地區開始嘗試直營模式了,也就是說現在的汽車授權經銷商不能銷售新車,購車客戶只能從廠家官網預定,新車統一零售價。而相對應的售后環節,估計也會隨著直營模式介入而直接砍掉。
轉型直營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的不單單是新車銷售環節,還有更為廣闊的售后維保市場。尤其在國內,60多萬修理廠嗷嗷待哺,搶的就是從4S脫保出來的客戶。而一旦直營了,新車車主的全生命周期內的維保都會在“外面”度過,修理廠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01為何要開始向直營模式轉型?
從小編的角度來看,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新能源車就是“罪魁禍首”。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許多國家都擬定了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時間節點。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相繼宣布在2025—2030年間停售燃油車。
而在在新能源市場蓬勃向好以及碳中和背景下,各大傳統車企紛紛加速轉型之路。比如,奧迪宣布,從2026年起,奧迪在全球市場上將停止生產新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動力汽車,只會推出純電動力的新車型。而大眾汽車也宣布,將在2030年做到電動車占總銷量的70%,預計在2035年停止銷售燃油車,2050年完成碳中和。
在此之前沃爾沃、菲亞特等品牌于2019年宣布停售燃油車;2020年,斯巴魯、捷豹、路虎等車企相繼宣布將重心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中;福特、本田、戴姆勒等車企也表示,將在2022年停產全部燃油車。
新能源車大勢所趨,而傳統的品牌分銷模式可能就相對落后了,尤其是對于擁有龐大線下網絡的經銷商體系來說更是如此。
是否要固守重資產的4S線下模式,轉而重金投資時興的O2O平臺直營渠道?是否有其他模式或者合作模式?這些都是主機廠正在迫切考慮的問題,一旦有了成功的方法論,相信會有更多的品牌會走直營的道路。
02直營之后行業格局會發生什么變化?
前陣子,特斯拉官方公布了其直營店針對不同車型的常用維保項目價格表,從價格上來看,總體來說大部分的維保項目收費是比較便宜的。
根據某保險公司出具的一份橫向價格對比明細,橫向對比BBAL的售后價格(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價格基本上是他們的一半,差價非常明顯!具體明細如下:
看完這個價目表,不知道各位做汽修、汽配的老板們是怎么看的。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特斯拉的維保價格之所以能相對便宜,主要得益于其直營模式,從而讓各種價格更加透明。
特斯拉做直營,其實是現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一個縮影,像蔚來、威馬這些頭部企業也早已開始做價格透明化、統一化,但透明的價格并不會讓“過度維修”這一行業頑癥從此消失。
我們國內的傳統4S店模式,在近幾年新車銷售遭遇瓶頸后,大部分的盈利都來自于售后部門。相關業內人士表示,4S店的利潤其中約70%的利潤來自于售后,而特斯拉并不依靠售后盈利,相反其主管售后的服務中心是單獨運作,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的同時,還可節省渠道與維修成本。
除了基本的維保,特斯拉還在鈑噴這個重要的項目上做直營。今年1月初,特斯拉在華南地區的首家直營鈑噴中心開業了,而此前特斯拉已經在全國其他三個重點城市建立了直營鈑噴中心。
相比于維修保養業務,鈑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項目,而隨著環評門檻越來越高,投入的合規經營成本也越來越大,因此特斯拉一開始是從授權合作模式開始的。在授權模式拿到了成功的方法論之后,特斯拉又開始收緊授權合作渠道,在去年開始嘗試建立直營的鈑噴中心,未來的規劃就是形成區域連鎖、集中管理。
試想一下,未來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車產品上深耕多年之后,必然會參考這幾年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車企、造車新勢力的直營模式。到時候,對于汽車品牌直銷模式的探索大家應該會比較明朗了。
03直營之后會利好社會修理廠嗎?
中國的特殊國情,導致了主機廠-4S授權經銷商在售前和售后兩端處于長期的“霸主地位”。但從一份最新的市場調研報告來看,有36%左右的客戶會在質保期后離開4S店而選擇其他渠道,相比之前來看,這個比例提升了不少。
這些客戶從4S體系中流出來之后,他們到底去向了哪里?實際上大家想一想,只要車還在用,人還在開,維修保養就是一個周期性很強的項目,這也是我們很多獨立后市場汽修店一起瓜分的用戶市場。
如果一旦品牌轉向直營,必然會引起4S網點的縮減和整合,預計將來會采用區域性質展廳模式來做,用戶可以預約去店里看車,但買車、上牌、保險等之類的服務會全部走線上渠道。畢竟現在互聯網非常發達,一個手機可能就可以搞定一切,這不是不可能。
這樣一來,原本每家4S店的售后部門會連同門店一起消失,那么車主會去哪里做保養和維修呢?答案肯定就是社會修理廠。而和之前不一樣的是,在原有的4S經銷商模式下,大部分車主在新車質保期內依然還是首選去指定的授權門店做保養,直營之后或許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在外面做保養就脫?!边@種慣性思維了。
客戶一方面在從4S體系中流失,大量的車主開始流入各種第三方的社會修理廠,但我們很多夫妻老婆店、個體門店老板卻并沒有任何感知,有的經營者甚至還表示:“原來4S基本壟斷,我們也就不搶了,現在人流出多了,大家或許會比以前斗得更厲害了!”
國內汽車維保市場,已經處于嚴重飽和的狀態,供大于求的現狀一時半會兒也難以緩解,而且由于國內從2015年開始,新車銷售增速減緩,4S渠道的利潤被進一步壓縮,轉而開始向售后渠道拓展,更加劇了維修快保細分市場的競爭局面。
不管未來主機廠的直營模式到底如何運營,對于我們國內60萬+的修理廠、汽修門店來說,既是機遇,也有挑戰。這同樣可以看成是一個風口,既然是風口,玩家必定也會多,難道不是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