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總體安排,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于今天正式開市,碳配額開盤價為48元/噸,第一筆成交發生在開盤后的第二分鐘。截至上午10時,最新價已經較開盤價上漲了8.54%。
何為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市場是通過碳排放權的交易達到控制碳排放總量的目的。通俗來講,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來進行買賣,需要減排的企業會獲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額,成功減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額,超額排放則要在碳市場上購買配額。因此,碳交易就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
全國碳市場目前唯一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在市場啟動初期,將只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之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暫時不允許機構和個人參與。
自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根據生態環境部測算,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全國碳市場推出后,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去年年底,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包括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在內的2225家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它們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第一個履約周期。首個履約周期從今年1月1日開始,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
在7月14日舉行的國新辦吹風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稱,發電行業作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是考慮到發電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大,同時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他表示,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后,將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引導氣候投融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趙英民還強調,從宏觀和長遠看,碳價由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總體狀況和趨勢決定。合理的碳價,既可以彰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的決心和力度,又能夠為碳減排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激勵信號。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稱,全國碳市場建立的情況下,我們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試點,現有試點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同時做好向全國碳市場過渡的相關準備工作。全國碳市場和地方試點市場的設計原理是一樣的,不過在覆蓋范圍、準入門檻、配額分配方面,兩者有一定的差異。
中國碳市場地方試點起步于2011年。當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七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2013年起,七個地方試點碳市場陸續開始上線交易。截止到2021年6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試點的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
那金融機構又將如何支持“碳達峰”“碳中和”?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稱,碳排放權市場開始交易后,碳排放權的價值也將逐漸顯現,所以碳排放權將來作為一個很有效的抵質押品,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重要的質押基礎。這個方面是可以探索的。下一步在綠色低碳產業方面,銀保監會將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領域的發展。
目前全國碳市場首批僅納入了發電行業,但“十四五”期間,八大高耗能行業余下的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電力和航空等或將全部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