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美國商務部才宣布決定繼續對中國乘用車、輕卡輪胎征收高達87.99%稅率的反傾銷稅,中國輪胎出口美國形勢嚴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5日,據美國《輪胎商業》報道,美國商務部已初步裁定,越南輪胎出口商和生產商從政府補貼(包括幣值低估)中受益,確定越南政府的補貼額為6.23%至10.08%,因此應繳納進口關稅。美國商務部計劃于2021年3月16日左右,宣布此案的最終裁定,不過此期限可能會延長。
今年5月13日,美國USW提出對韓國、泰國、越南及中國臺灣地區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申請。6月美國商務部投票決定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7月15日,美國ITC以5比0投票一致通過,稱有跡象顯示這些產品在美國以低于公平價格銷售。初步裁定將于12月29日宣布。如果按最初申請書顯示,泰國、韓國、中國臺灣、越南地區輪胎將要分別被征收217%、195%、147%、33%的反傾銷重稅。
越南輪胎如何惹到美國?
在越南主要有四家本土輪胎制造商,分別是南方橡膠(Casumina),大囊橡膠(Da Nang Rubber 簡稱 DRC),圣旺 (Sao Vang Rubber 簡稱 SRC)和Inoue Rubber Vietnam,加上外資輪胎品牌,目前越南一共有19家輪胎工廠。天然的資源優勢、政府的惠企政策和較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越南吸引了越來越多外來企業。2018年4月到2019年8月,有56家大型跨國企業遷出中國,其中26家,轉移到越南。包括普利司通、米其林、優科豪馬、錦湖、正新、建大、賽輪、貴州等。一個小小的國家,卻云集了眾多頭部輪胎企業工廠。就這樣,越南悄無聲息地擠進美國進口輪胎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2019年越南向美國出口乘用車輪胎1190萬條,同比增長12.2%;其中出口轎車輪胎870萬條,同比上漲10.1%,位列第6名。2019年越南向美國出口卡客車輪胎60萬條,同比增長100%,位列第5名。
中國輪胎出口美國再度受限
目前,中國在越南建廠的有賽輪、金宇輪胎、貴州輪胎工廠,其中金宇和貴州輪胎新工廠都在積極投建中。
賽輪集團越南工廠是世界最大單體工廠,也是中國輪胎企業第一個海外工廠,于2012投資興建。該工廠投資9500萬美金,具有年產780萬條半鋼胎和1.5萬條全鋼胎能力。2018年,賽輪與美國固鉑合資,再建一座海外工廠,該工廠投資2.8億美元,具有年產240萬條全鋼胎能力。
貴州輪胎越南年產12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項目正式啟動于2019年12月15日。據了解,該項目分三期進行,2018年完成一期廠房建設,2019年投產。一期實現年產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120萬條,年銷售收入1.16億美元。二期、三期實現工程輪胎、重卡輪胎、大型農業輪胎及載重輪胎擴產發展,并適時延伸產業鏈,建設天然橡膠生產、加工、倉儲、貿易基地。該基地生產的產品全部用于出口外銷。
2020年6月18日,金宇輪胎集團在越南西寧省福東工業園,為越南新工廠舉行了奠基儀式。該項目占地40公頃,一期項目將具備年產20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的生產能力。
之所以選擇在越南建廠,除了規避國際貿易壁壘,還有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原因。輪胎企業能夠更好的拓展產業鏈,占有市場份額。海外建廠都已經成為國內輪胎企業的發展趨勢,更成為中國輪胎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以賽輪為例,2020年上半年,賽輪越南工廠營收19.4億,凈利潤5.17億,較2019年營收增長10%,凈利潤增長59%。而同期賽輪國內的沈陽和東營廠的凈利潤分別只有1.1億和1.3億元。
從出口量來看,2017年越南出口到美國874.23萬條輪胎,2019年增長到1212.17萬條,增長幅度高達38.66%。這樣龐大的出口量,很大程度都是中國輪胎企業貢獻的。
美國對越南筑起關稅壁壘,必然對中國輪胎出口銷量和凈利潤都造成打擊,尤其進入美國市場這一全球最大的輪胎市場的道路更加崎嶇了。
不必只盯著美國市場
雖然出口美國障礙重重,但對越南輪胎來說,歐洲是更有利的出口市場。歐盟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場 ,同時越南也是歐盟第一個自由外貿協議的發展中國家。雙方共同簽署《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協議從2020年8月1日,開始生效。歐盟給予越南最高水平承諾的自由貿易伙伴待遇,越南和歐盟27個國家互享關稅優惠。歐盟立刻取消越南85%產品的進口關稅。未來, 越南歐盟雙方99%的貨物將享受零關稅,幾乎完全取消關稅壁壘。這對在越南檢查的中國輪胎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目前歐洲是中國轎車輕卡輪胎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2020年1-8月,中國輪胎在歐洲進口輪胎的份額占比達到了歷史新高,超過了一半,達到52.7%,同比增長了3個百分點,預計數量為4400萬條。
日前,在2020中橡協營銷大會暨輪胎營銷市場論壇上,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葛國榮就對中國輪胎面臨的貿易壁壘提出自己觀點。葛國榮指出:“這將引發新一輪的工廠投資建設,又將給原本產能過剩的世界輪胎工業帶來更大的過剩壓力,各輪胎廠生存的騰挪空間會更小。同時,疫情的爆發,讓各國重新審視供應鏈結構,重視內循環建設。”在明年三月美國做出最終裁定之前,中國輪胎勢必要抓緊調整自己的產能布局和市場戰略。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