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貨崛起”不僅成為熱門關注話題,更成為實實在在的趨勢:從智能手機到白色家電,從洗護產品到穿戴品牌,從高鐵“名片”到移動支付,自主品牌和中國制造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也生動詮釋了國產品牌在“十三五”時期的乘勢崛起。
而這其中,國產輪胎也在逐漸占領車主消費者的視線。近年來,老牌的中策、雙星、貴州前進,年輕的玲瓏、賽輪、正新等中國輪胎品牌都在不斷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
產品質量升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商品的品質和品牌更加重視。在已經實現了“能用”“耐用”“實用”之后,人們還希望國產品牌能夠“好用”。
國產輪胎近兩年在市場上的市占率的提升也有目共睹。提到國產輪胎里的高品質代表,瑪吉斯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在美國《tirebusiness》雜志發布2020年度的全球輪胎企業75強排行榜中,瑪吉斯輪胎排名全球第九,自2011年起至今年已是瑪吉斯連續十年穩居前十。據中國輪胎商務網了解,瑪吉斯斥資十億打造研發中心和大面積、高水準專業輪胎測試場,引入全球先進的研發技術和測試設備,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與競爭力。2020年瑪吉斯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比重更是高達4.8%,位居全球前三。強者實力,源自科技。正是對這份對研發投入的重視鑄就了瑪吉斯的品質實力。
同樣進入全球十強的還有中策橡膠,中策橡膠是全球排名前十,中國排名第一的輪胎企業,在中國制造業500強中排名267位。旗下的朝陽輪胎品牌自1966年誕生,深受消費者的認可,是目前網購輪胎中最暢銷的國產品牌。自四月以來,在天貓、京東兩大電商輪胎品類銷售數據的統計中,朝陽輪胎銷量明顯呈現增長的態勢,市占率也在不斷提高,八月在天貓更是以103.28%的環比增長擠進全平臺輪胎品牌前三,并在九月繼續保持。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了解,中策橡膠近兩年在國內乘用車胎替換市場的銷售數量一直名列前茅。其中1-7月份全鋼胎銷售條數超955萬套,半鋼胎在國內替換市場亦呈現增長趨勢,綜合外胎銷售量兩年累計突破1.2億條,是名副其實的"國產輪胎大王"。
生產制造升級
依托于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中國輪胎品牌也在發力創新,不斷提高供給能力和供給水平。智能工廠、智慧工廠、工業4.0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耳熟能詳,目前中國頭部輪胎品牌基本都已經建設起自己的智能輪胎工廠。
青島雙星的“工業4.0”智能化工廠是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綠色工廠”,將人工效率提高了近3倍,產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賽輪的智能化工廠曾經登上了央視,每40秒生產一條輪胎,日產達到1600條,相當于過去三臺成型機的產能,在輪胎的均勻性方面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森麒麟智能工廠,年產5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的生產線用工僅230多人,用工效率是傳統輪胎生產線的4倍多,用地面積降低50%;硫化車間只有3名工人負責處理機器警報,其他全由機械完成,真正地實現了“無人工廠”;中策智能工廠采用全球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引入阿里云的ET工業大腦,打造智能制造體系......
智能工廠不是趕時髦的曇花一現,而是加持中國輪胎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過去中國輪胎注重數量,現在中國輪胎要做的是關注質量、創立品牌、個性定制,實現工廠與市場精準對接。
服務能力升級
9月29日,雙星集團與青島銀行、海爾卡奧斯、世紀瑞豐共同簽署了《青島銀行-卡奧斯-雙星集團“青銀云租”工業互聯網輪胎租賃業務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搭建一個為上下游企業搭建具有“輪胎數字化”“輪胎資產化”“輪胎服務化”和5G特征為中心的生態體系,通過“以租代售”新模式替代傳統的銷售模式為用戶帶來嶄新的使用體驗,以解決上游輪胎生產商無法直達終端消費車隊的弊端,為用戶定制高質量產品、提供胎溫、胎壓安全預警等增值服務,為上游工廠回饋輪胎質量、耐久、客戶體驗數據,加速產品研發創新迭代。
如果說雙星的是“青銀云租”對輪胎行業全產業鏈條的服務能力升級,玲瓏的“新零售”戰略便是深耕消費者終端、提升顧客消費體驗的一站式輪胎服務升級。玲瓏 “新零售”以遍布全國的線下門店和智慧零售系統為依托,從單一的輪胎銷售擴展到“輪胎與非輪胎結合”“輪胎、非輪胎商品與服務結合”,由單一的輪胎銷售轉變為為整車全方位服務。玲瓏輪胎董事長、總裁王鋒指出玲瓏新零售系統將在2021年全面落地,屆時將搭建全球化產業服務平臺和智慧零售平臺,賦能玲瓏從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邁進。
品牌建設升級
2020年9月22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亞洲品牌大會,在上海召開,會上發布了2020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上榜的五個輪胎企業中,中國輪胎占據了三席,分別是雙星、玲瓏和賽輪,雙星更是連續六年領跑中國輪胎品牌。
中國輪胎企業越來越意識到,要在世界舞臺上為中國品牌發聲,講好中國制造的故事,不能只是悶頭做輪胎,加強品牌建設同樣舉足輕重。但品牌建設并非能夠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過程。
以賽輪為例,多年來賽輪在傳統體育賽事、汽車賽事、數字營銷等領域進行積極探索,通過攜手西甲瓦倫西亞、英超西漢姆聯足球俱樂部,擴大全球品牌知名度;通過參加FIA IDC、D1GP、CDC、DCGP、環塔、絲綢之路大越野等全球著名汽車賽事強化的賽事基因,提高品牌的全球影響力。
長期對品牌的深耕與打造,實現了賽輪品牌價值的超越和產品價值的躍升。在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賽輪位列124位,品牌價值508.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6億元,增幅達26%,遠遠超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總價值12.90%的增長速度。
因時而變,因變而興。今天,國產品牌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為什么中國輪胎在今年疫情黑天鵝的沖擊下還能逆勢崛起?為什么歐美國家對進口中國輪胎越來越“忌憚”?中國輪胎商務網分析師認為,中國消費市場的廣闊和快速恢復只是提供了一個舞臺,最根本的是中國輪胎品牌能夠瞄準市場需求,主動創新,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制造要求自己,從產品、服務、到品牌實現了全面升級。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國產輪胎將贏得更大市場,助力人們向著美好生活不斷前行。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