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輪胎行業結束了長達20年的快速發展期。
2019年上半年,輪胎行業面臨產銷量雙雙下滑,輪胎出口壁壘高企,大批輪胎企業或是破產重組,或是被其他企業并購。
行業的變化絕非一朝一夕之間發生的,在輪胎過去發展的數十年間,到底經歷了哪些格局變化呢?
汽車行業發展帶動輪胎快速發展 輪胎企業發展呈現兩個方向
2001年11月9日,國家有關部門增發一批汽車生產企業產品名錄,支持民營資本邁入汽車行業。同年11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開始大幅降低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逐步開放國內汽車市場。隨后的2004年,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重組。
這一系列轉變帶動了國內汽車產銷量飛速攀升,至2009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了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汽車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帶動了上游輪胎行業的快速發展,產量接連攀升,并開始向國際市場擴張,越來越多人投身輪胎行業中,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
在產量與出口量占據優勢的中國輪胎企業并未就此停下前進的步伐,而是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樹立品牌形象,企圖從第一梯隊國際廠商手中攫取乘用車輪胎市場份額,通過品牌溢價獲得高回報。
在持續的發展下,2017年排行榜前20名中有了多家中國企業的名字,分別是第9名正新、第10名中策、第11名佳通、第17名玲瓏、第18名恒豐、第19名賽輪金宇。
雖說有部分輪胎企業積極轉變,朝高質量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舊有相當一部分輪胎企業始終打著低廉的價格優勢,而當行業拐點來臨時,這些企業面臨的難關正在影響他們的生存環境。
全球汽車市場冷淡+共享汽車趨勢盛行 輪胎需求下滑 發展大受影響
2018年中國乘用車銷量迎來拐點,2018年乘用車銷售2367萬輛相比2017年的2474萬輛下降了4.5%。2019年上半年乘用車銷量1012萬輛,相比2018年又同比下滑了超過15%。2018年6月之后到2019年6月,中國乘用車月度銷量的同比變化已經連續12個月為負。
除了中國市場,歐美國家的乘用車銷量也在下滑。據了解,在歐洲地區(包含歐盟28國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2019年1-6月份的新登記乘用車數量為842.62萬輛,比2018年同期下滑3.1%。
美國的輕型汽車市場(包括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在1-6月相比2018年同期下滑了1.9%,銷量為841.29萬輛。其中,乘用車下降了9%。
銷量下滑影響汽車產量方面的需求,自然對于輪胎的需求也會相應降低。
另一方面,共享汽車模式的快速萌芽和成長,也制約了輪胎的發展。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車公司優步成立于2009年,近年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成熟,業務量快速增長,2019年一季度出行訂單數量達到15.5億次,比2017年一季度翻一番。對于屬于消耗品的輪胎來說,共享汽車對未來輪胎需求量的影響是負面的。
除了對乘用車需求數量的抑制以外,更大的影響是對產品價格的負面影響。
共享汽車情景下,消費者更多的享有使用權而不擁有汽車。汽車的產權將向上游轉移。乘用車輪胎將從消費品轉換為生產資料。乘用車輪胎的品牌溢價空間將會壓縮。
推動產業升級占據高端市場 積極布局海外強化自身優勢
中國輪胎行業經歷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市場發生變化,是時候重新審視這一行業存在的價值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
市場需求正在出現高端化傾向,車主對于輪胎的要求逐漸苛刻,這也意味著對輪胎的技術要求更高。能否做出優質產品,占據高端乘用車輪胎市場,是當前輪胎企業需要抓住的一大機遇。
另一方面,輪胎制造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有輪胎產業布局的國家和地區多數會有貿易壁壘對本國產業進行保護。貿易壁壘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對于國際化布局的輪胎企業,則可以享受壁壘保護下市場的高利潤。
我國多家排名前列的輪胎企業都已經布局了海外工廠,包括中策、玲瓏、賽輪、浦林成山等,有能力跨過國際布局門檻的企業將與國內其它企業間的距離不斷拉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