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國機動車與駕駛人最新數據,涵蓋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駕駛人數量、新能源汽車、二手車交易量等等方面。從這份數據中,我們能提取到中國汽車市場的哪些信息呢?又對汽車后市場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呢?
啟示一:汽車保有量持續上升 汽車市場仍舊潛力巨大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其中私家車達1.98億輛。2019年上半年汽車新注冊登記124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39萬輛。
從數據上看,2019年上半年汽車新注冊登記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就近五年的汽車保有量趨勢來說,還是處于一個穩步上升的態勢。另外,汽車保有量占比也在持續擴大,從2014年的58.6%上升至74.6%,代表國內汽車市場需求依舊旺盛。汽車市場需求旺盛,那么作為汽車配套的輪胎、潤滑油等行業的需求也將持續旺盛。
啟示二:保有量百萬級城市增長迅速 較去年同期增加8個
從城市分布情況看,截至6月,全國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其中29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11個城市超過300萬輛。北京、成都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
結合過去五年的數據來看,500萬量級城市首次突破“1”,北京與成都共同入圍;汽車保有量超300萬城市也有了較大的增長,同比去年同期新增了4個城市。這批保有量過300萬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包括成都、重慶、蘇州、鄭州、西安、武漢、東莞等等城市,這也說明車市增長的主力主要還是在中型城市。
汽修門店的選址應該多參考中型城市,隨著這些城市的發展,汽車保有量增加,未來對汽修配套的要求將越發旺盛。因此,積極擴張市場,搶占市場先機,不要錯過下個可能晉升500萬汽車保有量的城市。
啟示三: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 交易量逼近新車
汽車轉移登記業務量持續增長,二手車交易市場活躍。2019年上半年,全國共辦理汽車轉移登記1166萬筆,占機動車轉移登記業務總數的97.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4萬筆,增長14.14%,呈持續增長趨勢。2019年上半年二手車和新車登記比例達0.94:1,較去年同期0.74:1的比例明顯提高,反映出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
結合近五年數據,二手車過戶與新車的銷售有一定關聯。一方面,新車銷量增速下滑會帶動二手車交易量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二手車銷量增速與新車銷量增速間的差距愈發拉大,從2016年的6%,到2019年差距達到24%。可以看出二手車市場受到新車市場銷量的影響,但是近年來影響逐漸縮小,二手車市場購買力逐漸提升。
啟示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上升 新能源成行業新導向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上半年新增83萬輛。截至6月,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37%,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83萬輛,增長31.87%;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5萬輛,增長72.8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81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74%。
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發展迅猛,保有量從2014年的22萬輛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344萬輛,增幅達到了15倍。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勢必拉動汽配及輪胎方面的需求往新能源方向發展,未來新能源將成為汽車后市場的一大重要導向。
啟示五:老司機越來越多 消費群體趨向成熟化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機動車駕駛人數量也呈現同步增長趨勢,2019年上半年全國新領證駕駛人數量達1408萬人。截至6月,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4.22億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576萬人。
從駕駛人的年齡分布看,主要集中在26至50歲年齡段之間,其中26至35歲年齡段的有1.44億人,占駕駛人總量的34.12%;36至50歲年齡段的有1.64億人,占38.88%;超過60歲的有1221萬人,占2.9%。
首先,中國駕駛人數十分龐大,達到了4.22億。在這其中,駕駛人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6至50歲的人群,這部分人都有穩定的收入,消費更加成熟,能夠實現汽車保養的支出;同時他們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關于保養汽車的知識,對于車輛的保養方面會更加注重。
中國輪胎商務網(www.jppiwci.cn)行業分析師認為,新消費群體的崛起,將拉動汽車保養以及汽配方面的需求,將為后市場帶來持續的動力,但面對知識面接觸更廣的這一群體,也要求著后市場提供更好的更優質的服務。
總的來說,此次公安部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汽車數據對于整個后市場來說,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汽車行業進入拐點,增速趨緩,市場看似沉寂,實則是在給各個企業時間實現質的轉變。只有在這場轉型當中,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隨著汽車市場的再度復蘇,汽車后市場將迎來一場爆發!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