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路客貨運輸業需求和家用汽車保有量急劇攀升,隨之而來的是廢舊輪胎數量的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廢舊輪胎的產生量就已超過1300萬噸,并且以每年6%至8%的比例增長。但廢舊輪胎處理的現狀卻讓人擔憂。目前,行業內大多采取翻新、生產再生膠或者膠粉的做法,這種做法主要用于廢舊卡客車輪胎,對乘用車胎卻毫無辦法。大量廢舊乘用車輪胎流入“土法煉油”作坊,對環境產生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實現廢舊輪胎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既是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需要,也是社會管理的目標,但這一過程需要較高技術支撐。
2018年7月份,科技部將“廢乘用車輪胎高效裂解與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項目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度“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東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9所高校,集100多名教授專家的智慧,攻克了全球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領域的17大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開發了填補全球空白的廢舊輪胎綠色裂解和炭黑再生技術及智能化裝備,實現了廢舊輪胎處理的“零污染、零殘留、零排放、全利用”。
“雙星公司的技術具有創新性。”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陳標華表示,目前,國內大部分廢舊輪胎處理企業還停留在土法裂解上,只能提煉出油,個別能提煉出炭黑,不過技術上都存在不足。而雙星公司的裂解技術是連續式的、模塊化的,且可實現對廢舊輪胎的100%利用。
在雙星公司的智能化工廠里,一條廢舊輪胎通過裂解,可回收約45%的初級油、35%的炭黑、12%的鋼絲,其余8%可以變成可燃氣,做到了對廢舊輪胎的“吃干榨凈”,真正把“黑色污染”變成了“黑色黃金”。同時,工廠采用雙星公司自主研發、國內領先的除塵、除味裝備,對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處理,徹底解決了廢舊橡膠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據介紹,該智能化工廠每年可處理廢舊橡膠10萬噸。
專家指出,規范健全回收體系是廢舊輪胎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前置條件,應實行全過程監管和追溯管理,確保廢舊輪胎的規范回收、規范流通及規范處理。同時,要健全基于技術規范的再生產品標準,促進廢舊輪胎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