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汽協最新發布的數據,2018年的汽車產量、銷量分別同比下滑4.2%和2.8%,20多年來首度出現的負增長讓上下游產業陷入悲觀情緒。近日,中國臺灣地區的5大輪胎企業先于大陸企業發布了2018年的全年經營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到,5家輪胎企業中只有建大輪胎實現了微弱增長,其他4家的營收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華豐橡膠、泰豐輪胎的營收降幅接近或超過了10%,可以說下游市場的“突然退燒”使輪胎企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行業資深人士表示,中國已然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其也是臺灣輪胎企業的重要布局地,汽車市場的預冷直接導致了業績的下滑。
有數據稱,正新橡膠的全年營收創下了近八年的新低,匯損影響下的盈利能力也相應減弱,其中,正新橡膠2018年前三季度稅后凈利潤為6.78億元,下降幅度較大,其換算每股的純收益為0.93元。
另一家有較大動作的企業為華豐橡膠,該公司在2018年對經營團隊進行了大換血,引進了新董事長沈國榮接手經營,總經理王嶠奇此前表示,華豐橡膠已從人力、原物料、機器設備、策略等“四管齊下”,希望在啟動組織改造后,2018年的運營情況能“浮上水面”,終結連續虧損的局面。
A股企業超半數營收下降
根據A股上市的9家輪胎企業前三季度業績,9家企業中僅有4家營業收入實現正增長,但增長幅度并未超過10%;另外5家企業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風神輪胎外的3家其降幅也都在10%以內。
此外,對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項,同此前發布的半年度報告一樣有5家實現正增長,但不同的是,風神輪胎在第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至此發布詳細數據的上市輪胎企業全部實現盈利。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