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8年鄧祿普發明世界第一條輪胎算起,已經發展了大約130年,比汽車誕生還要早。一直以來,制造輪胎的材質,橡膠完全占“統治”地位,大家似乎沒想過用其他材質去制造輪胎。
“米胖子”米其林的奇妙想法總比頭發多,除了聞名世界的美食指南以外,生產研發輪胎的“正職”方面,同樣也是天馬行空。米其林想到了用廢舊木材替代橡膠,這么大膽的想法,恐怕誰都不敢想。
歷史“倒退”
木材做輪胎雖然匪夷所思,但不要忘記了,最早的車輪其實也是木頭做的!它經歷過馬、牛、驢車時代,甚至早期的汽車,依然采用木材制造車輪。
后來鋼制輪轂出現,木制車輪才逐漸從歷史舞臺上消失。現在,它又回來了!只不過以輪胎的形式出現。
目前輪胎的橡膠,原材料來自于石油,經過各種化學合成產生。所以,我們的汽車的石油消耗大戶,不僅是作為能源的燃油,還有充當“鞋子”的輪胎。輪胎制品也是非常不環保的產品,它也在不斷消耗石油。
本著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輪胎廠商也要找橡膠的替代品。于是,米其林推出的概念輪胎,想到用木材作為替代材料。
3D打印的輪胎
那么硬的木頭真的可以做輪胎?其實它是經過轉化的產品,利用廢舊木材作為原料,將它轉化為柔性聚合物,制造出一種相對環保的輪胎。它不僅具有傳統橡膠同等的彈性,而且可以降解,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這只是其中一種思路,米其林早前發布的“Vision”概念輪胎,原材料基本就是“垃圾”!包括天然橡膠、竹、紙、錫罐、木材、塑料廢棄物、干草、輪胎屑、二手金屬、織物、硬紙板、糖漿、橘皮碎等等,經過轉化成為聚合物以后制成。
而且結構上,這種新型輪胎也跟傳統橡膠輪胎完全不一樣,它不再是充氣輪胎,而是靠復雜的網狀結構作為支撐,并且它已經取消了輪轂,用自身結構代替。另外,它內部還嵌入了傳感器,可以實時了解輪胎的實時狀態。
另外由于它不需要充氣,爆胎、漏氣等問題也不存在,而且它可以回收再利用,通過,3D打印技術換上全新的胎面,使用上依然能保持安全可靠。
不過,概念歸概念,米其林認為這種突破常規思維設計的輪胎,未來10年內都不可能出現,除非技術上有重大的突破。當然,理想是應該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不斷財路,意義更大
記得小時候,家長老師們都說過,不要浪費紙張,因為紙張的原理是木材,浪費紙就相當于在砍樹,不環保。如今,用木頭做輪胎,反而變為一種環保方式,難道這不是砍樹嗎?
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對環境影響永遠無法避免,很多看似環保的東西,實際上也是并不能停止對環境的影響。純電動車依然擔憂電池回收、電能來源的問題,看似環保的水利發電,其實也會導致水上物種繁衍出現阻礙,對原有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那么我們就要放棄一切進步,停止發展了嗎?其實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比打著環保的口號來得更實際。魚可以捕,但不可以竭澤而漁,這樣的道理古人早就理解。汽車的發展,也需要可持續,并不是打著環保旗號盲目發展就能完事。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