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一家汽車投訴受理平臺發布了輪胎投訴數據。以下為該平臺2017年輪胎投訴受理情況。
數據顯示,2017年,有關輪胎的投訴案例為408宗,對比2016年的538宗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這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輪胎投訴案例下降。
從分類數據看,在2017年的408宗投訴里,輪胎爆裂的投訴量為137宗,占比33.58%%;輪胎磨損176宗,占比43.14%;輪胎鼓包62宗,占比15.20%;輪胎漏氣33宗,占比8.09%。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輪胎磨損的投訴量占比大幅提升。
此外,在408宗輪胎投訴案例宗,有343宗已經處理完畢,占比73%;未處理的案件127宗,占比27%。
相比2016年,處理率大幅度提升。
質保標準亟待統一
盡管輪胎投訴的處理完成率有所提升,但這主要依靠廠商的自律。
由于標準缺失,輪胎質保期的決定權在企業手上,而且呈現出混亂局面。
不同品牌輪胎的質保期,有3-5年不等的現象。盡管輪胎作為汽車的主要零部件和易損件,但汽車“三包”并未能完全照顧到。
據分析,目前,國內輪胎質保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輪胎的保質期沒有統一標準,車企和輪胎企業對輪胎的保質期有不同說法。
其次,企業理賠過程中所依據的所謂“國家標準”,實際上是行業協會于《理賠要求》出臺之前指定的《汽車輪胎理賠工作管理辦法》。
第三,輪胎質量問題的鑒定,均有生產廠家自行操作,鑒定結果令人難以信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