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回顧】近日,由潤滑油第一門戶中國潤滑油信息網、《潤滑油市場》雜志主辦的“LubTop2017中國潤滑油行業高峰論壇暨年度總評榜”圓滿成功。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發表重要演講,解讀“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與潤滑油行業的“新時代、新機遇、新征程”。
2013年,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啟動;2015年,“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初具規模,中國與沿線65個國家貿易額近2萬億美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一帶一路”的排頭兵, 直接刺激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快速回暖。僅2015年出口額達130.1(億美元),占出口68.6%。據金融行業預計,未來十年 “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至少需要8000億美元。工程機械市場在國家“走出去”戰略中的大步前進,勢必帶動作為“配套”的潤滑油行業進入下一個黃金發展時期。
“走出去”勢在必行,數字背后的萬億市場
作為我國石化領域最早邁入市場化進程的行業,潤滑油市場在20世紀90年代的井噴式發展后增速放緩。2011 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換擋減速”, 與潤滑油行業息息相關產業出現萎縮,潤滑油行業產能過剩現象愈發明顯。自2011年到2016年,工程機械行業進行深入調整階段,收入總量5年內驟降1100億。
年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工程機械主要 產品銷量總和(臺) |
846071 | 657029 | 689108 | 660628 | 489542 | 536754 |
在這一時期,潤滑油消費量也下降超200萬噸。一面是國內產能過剩,另一面是不斷白熱化的競爭。 相關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潤滑油生產企業已超過2000余家,年表觀消費量680噸,而產能達2000萬噸,還有新增產能陸續投產。他們大體可劃分為三大陣營:一是以美孚、殼牌、嘉實多等為代表的“洋品牌”,他們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特別是在高端潤滑油市場尤為明顯;二是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代表的“國字號”;三是大部分在地方市場擁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品牌”。國內市場的“僧多粥少”,于是乎“走出去” 開辟海外市場變得勢在必行。而提振整個潤滑油行業信心的,正是“一帶一路”政策下,位處上游的工程機械行業的“絕地反彈”。我們不妨來看幾組數字:
產銷情況 | 挖掘機 | 裝載機 | 推土機 | 平地機 | 汽車起重機 | 叉車 | 壓路機 | 攤鋪機 |
2017年1-11月銷量(臺) | 126298 | 89381 | 5404 | 4115 | 18485 | 455777 | 16318 | 2294 |
同比增長(%) | 99.2 | 44.5 | 43.4 | 42.6 | 118.7 | 35.2 | 47.4 | 25.4 |
作為潤滑油行業發展的重要“背后推手”,工程機械行業在2016年8月份后銷量回暖,進入2017年,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高速增長。1-10月工程機械產品出口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基于“十三五”項目的落地,行業結構調整成效顯現,《中國制造2025》推動工程機械走向中高端等有利局面,可判斷:工程機械筑底、平穩增長態勢已經形成。今年出口將重新站在190億美元臺階上。有“流淌在制造業中的血液”之稱的潤滑油,在工程機械走出國門大展拳腳之時,也將“走出去”,共享“一帶一路“政策紅利與經濟效益,從而帶動國內過剩產能的消化。與此同時,有更多的窗口引進海外潤滑油高新技術,提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已在風口!潤滑油企業如何“圈地跑馬”
古有《孫子兵法》言:“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意即善于指揮打仗者所造之“勢”,就象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洶洶。近有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的“飛豬理論”,大意是“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兩者異曲同工,成功的關鍵是找到風口,順勢而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第二春”已兆先機,對潤滑油行業而言,“一帶一路”的風口效應不言而喻。
那么置身其中的潤滑油企業想成為“善戰者”、“練過功的豬”,應該如何圈什么地?跑什么馬呢? “一帶一路”沿線覆蓋65個國家,其工業化水平和潤滑油市場需求量也參差不齊。工程機械行業的成功突進路線不失為1個良好的作戰地圖。從2015年工程機械的主要出口國家來看,處于東南亞(如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南亞(如印度等)、西亞(如阿聯酋、沙特等)等發展中國家,對工業化的需求較為強勁,市場進入也已有工程機械作為鋪墊。如此一來,有利于國內潤滑油企業快速切入當地市場。
秉承“共建共享”的原則,“一帶一路”戰略與沿線國家開展的項目合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道路和口岸互聯互通,如公路、鐵路、橋梁、港口建設。這一領域直接銜接的是潤滑油行業傳統且龐大的工程機械用油。二是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如輸氣、輸電管道。該板塊會涉及到新興的風機油等潤滑油中的潛力股。三是海外投資建廠。不少有實力的潤滑油企業如奧吉星直接本地建廠,加快本地化市場推廣。
趨向高端,潤滑油行業商機與危機并存
中國潤滑油企業歷經近30年的發展,不可否認,在生產技術、市場營銷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潤滑油消費市場,潤滑油消費量與 GDP 比例相對不平衡。我國的潤滑油消費強度為 55,消費不合理和浪費現象較突出。
2015 年各國潤滑油強度(噸/億美元 GDP)
2009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研發(北京)中心聯合開展“工程機械行業用油情況調研”,調研油品包括柴油機油、液壓油、液力傳動油、齒輪油和潤滑脂。調研發現,工程機械在選擇和使用潤滑油存在“油品選擇不當”、“ 換油期不當”、“ 油品清潔度要求混亂”等問題。
基于上述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也基于尚沒有工程機械專用潤滑油相關標準,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提出并歸口,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研發(北京)中心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起草并發布了工程機械潤滑油選用五項系列標準。以裝載機為例,目前保有量150萬臺計算,裝載機每一個換油周期液壓油使用37.5萬m³,發動機油3萬m³,液力傳動油6.75萬m³,齒輪油7.5萬m³。
隨著“中國制造業2025”戰略規劃的出臺,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對潤滑油技術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近年來,我國高端潤滑油需求量占潤滑油整體需求量逐年上升,2014年達到25.9%。在高端潤滑科技研發上,我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未來五年,將是工程機械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發展的機遇期,是國際化發展的機遇期,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邁向工程機械強國的重要階段。潤滑油企業應抓住機遇,與工程機械行業攜手前行。在掘金工程機械市場過程中,有以下方面建議:
一、加強細分產品用油的研究。由于工程機械產品種類繁多,作業方式和工作條件差別較大,壓力、溫度、流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提升工程機械用油品質是海外市場開拓的一大利器。
二、提升工程機械用油的服務水平。企業應積極培訓、引導用戶規范使用油品,適時更換油品,保障工程機械產品使用效率。
三、加強工程機械行業和潤滑油行業的緊密合作、交流。工程機械五項協會(團體)標準已發布實施五年以上,企業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的問題,可積極向協會反饋,以便于標準修訂,也促進標準水平的提升。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征程任重道遠。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深入落地,將為潤滑油企業走出國門創造更大的市場機遇和工業基礎。如何布局海外市場,加快國際化進程?如何接駁國策時局,帶動產業革新,讓潤滑油產業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邁向“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邁向“中國品牌”?這些問題都值得探索和深思。
后記:就在我們即將截稿之際,傳來了工程機械行業的最新消息。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行業統計數據,2017年1-12月,納入協會統計范圍的25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140303臺,同比漲幅為99.5%。其中,國內市場實現挖掘機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臺)為130559臺,同比漲幅107.5%。海外出口方面,實現出口銷量為9672臺,同比漲幅32.0%。
這個數據對于進入2018年的工程機械和潤滑油行業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