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分別向世貿組織遞交通告文件,宣布中國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4大類24種洋垃圾,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物。此消息一出,引起不少議論,對輪胎行業來講,我們更關心的是,廢棄輪胎也已經成為“黑色污染”,那么,在環保新常態下,廢輪胎是否會成為下一步治理對象呢?
不少人對進口洋垃圾長期以來持否定態度,因為大量的洋垃圾進口由于分類加工處理的難度很大,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并對加工者的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我國正面臨國內眾多自產垃圾處理的難題和挑戰,廢輪胎就是其中。
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在以8%—10%的速度急劇增加,成了一種新污染。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廢舊輪胎產量將達2000萬噸。日益加劇的“黑色污染”給我國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因此治理廢舊輪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刻不容緩。
近年來,由廢舊輪胎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報端,廢舊輪胎長期大量堆積,極易引起火災,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可想而知,位居輪胎保有量世界前列的中國,廢舊輪胎存在的隱患不言而喻,科學有效處置廢舊輪胎成了近年業內探討的熱門命題。而目前我國在廢舊輪胎處置方面存在回收無序、產能過剩、人才短缺等諸多問題。
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利用主要是生產再生橡膠、輪胎翻新、生產硫化橡膠粉,這些企業8%以上為中小型企業,形成不了規模,市場競爭能力低。大多數翻胎企業裝備水平不高,技術力量薄弱,必要的測試設備不完備,影響了翻新輪胎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袁仲雪認為,廢舊輪胎的循環利用問題已經需要上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來對待,要下大力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對有限的橡膠資源充分利用,尤其要盡快制定法律標準促進橡膠資源循環利用。
中國輪胎商務網(www.jppiwci.cn)行業分析師認為,從政策面上來講,此次“洋垃圾禁令”出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遲來的好消息,顯示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及承擔的責任,同時也體現了對中國民眾身體健康負責的態度。而對于橡膠輪胎行業來講,目前廢棄輪胎產業仍然處于低端粗放階段,我們希望,隨著我國廢棄輪胎處理產業的技術進步,我國今后能夠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廢棄輪胎循環回收體系。
本文系中國輪胎商務網(www.jppiwci.cn)原創作品,若需轉載務必以超鏈接的形式注明出處,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