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世界輪胎總需求量約11 億條,銷售額超過700 億美元,其中美國是輪胎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國度,主要工業國家需求量約占總量的65%。近年輪胎需求增長速度明顯減緩,但今后亞洲和南美市場將有較大的增長。
● 國際輪胎產業高度集中,經過數十年的競爭,輪胎生產已相對集中,形成了壟斷競爭的經營格局。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等三巨頭占據國際輪胎市場70%的市場份額,而且未來會繼續呈現進一步集中的趨勢。
● 國外輪胎的子午化、扁平化、無內胎化已趨于成熟,全新概念技術和創新輪胎產品層出不窮,將使世界輪胎工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輪胎工業目前仍屬勞動密集型產業,西方發達國家的比較競爭優勢正迅速消失,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加速了輪胎產業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轉移,這意味著中國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企業優勝劣汰步伐也會加快。
● 汽車工業、公路基建和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以及產業政策的支持,我國輪胎工業近年來保持穩步增長,03 年全國輪胎總產量已達到1.55 億條,子午化率達到48.7%,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子午化率大幅度提高,輪胎生產地區和企業的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
● 根據對未來汽車產量和保有量的推測,預計到2005 年我國輪胎總量可達1.8 億條,將比2003年產量1.55 億條增長20%,到2010 年、2015 年將分別達到2.58 億條和3.15 億條,總需求量幾乎翻一番;子午胎增速更快,載重全鋼子午線輪胎和轎車輪胎是主要增長點,將由2003年的約7500 萬條增長到2010 年的接近2 億條和2015 年的2.7 億條,需求量增長接近3 倍。
● 我國輪胎市場的潛力可見一斑。市場的蛋糕是巨大的,給輪胎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且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市場需求差異大,不可能一、兩家企業瓜分掉整個市場,所以具有特色的、有競爭優勢的企業也將會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和市場環境,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 我國輪胎企業主要分為國有、合資/獨資、民營等三大類,企業在機制、技術、產品、資金、營銷方面各有千秋。市場份額上外資企業占據主流的半鋼子午胎市場,本土企業則在斜交輪胎和全鋼子午線輪胎市場占主導地位。預計世界輪胎三巨頭、佳通、正新、韓國輪胎、錦湖、建大等先期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是中國輪胎市場快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 輪胎上市公司中,現階段素質最好的當數風神股份。樺林輪胎重組后,隨著福建佳通和其他輪胎業務的逐漸注入,也將成為輪胎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預計樺林輪胎正式復牌后,其二級市場價位也將成為A 股輪胎行業上市公司的基準定價。
● 輪胎翻新業是大有前途的產業。自建國以來,中國輪胎翻新業經歷了從創業、鼎盛、衰落到復蘇的過程。現階段應該看到,我國輪胎翻新業的外部條件正在改善,輪胎翻新業已步入復蘇期,所蘊涵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將逐漸得到體現,隨著汽車業的高速發展和子午胎的普及,1-2 年內必將迎來子午線輪胎翻新的第一輪熱潮。
● 對輪胎產業的投資建議是,重點放在轎車胎市場,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自主創新能力,設計開發性價比最高的輪胎,注重先進裝備技術的采用和改進,堅持高標準質量管理,塑造強勢品牌,投資子午線輪胎翻新業,將新胎銷售與翻新輪胎相結合,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隨著外資、國有、民營企業紛紛加大對輪胎行業的投資,產能也在急速擴大。與此同時,我國輪胎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品種結構矛盾突出,銷售市場秩序混亂,制約了我國輪胎工業的正常發展。相對于實力雄厚、技術先進、裝備精良、新品頻出的米其林等跨國公司而言,國內企業的比較優勢顯得十分微弱。而輪胎行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未來的競爭形勢可能遠比想象的要更加激烈。另外,原材料價格波動也是輪胎行業的主要投資風險。
● 限載短期內對全鋼載重胎的銷售會有一定的負面壓力,甚至會出現載重斜交胎銷量的重新抬頭,不排除今明兩年內全鋼胎市場會出現暫時的庫存增加、供過于求的現象,但是長期來看,全鋼胎安全、高速、省油的特點必將逐步為用戶所接受,輪胎的升級換代勢不可擋,全鋼胎的優越性也將充分體現,所以并無需過分擔心全鋼載重胎暫時的低潮期,全鋼胎的前景依然看好。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