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4S店集中推出了終身免費保養服務,即通過一次性繳納固定數額的服務費,便可在該4S店享受終身免費更換機油、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墊片等服務。
4S店此舉究竟意欲何為?
據了解,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明確指出,“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
除汽車生產廠家履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汽車質量‘三包’責任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指定維修經營者”。
很多4S店從業者都認為,該條規定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紛紛出新招將車主留在本店消費,終身免費保養便是其中一招。
那么,4S店真能為車主提供“終身”、“免費”保養嗎?車主會為此項服務買賬嗎?
■高端、合資品牌興趣更大
事實上,終身免費保養存在已久,但多是車企行為。比如英菲尼迪、雷克薩斯等日系中高端品牌車企就曾長期推終身免費保養服務,車企一般會根據其品牌4S店提供的車主保養記錄,給予4S店相應補貼。
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壟斷壁壘逐漸被打破,4S店紛紛推出終身免費保養服務,這是經銷商面對互聯網沖擊后的一種營銷策略,最終目的還是留住車主。
相比單個4S店推出的終身免費保養服務,經銷商集團在旗下一些品牌4S店推行該服務似乎更有保障。
這主要由于單店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關門倒閉或更換經營者,之前車主購買的終身免費保養服務也將中斷。
據記者調查,目前推出該服務的4S店多集中在寶馬、福特、北京現代、一汽豐田、一汽-大眾-奧迪等高端品牌與合資品牌,自主品牌4S店基本沒有推出此類服務。
對此,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錢文穎表示,在新車銷售疲軟的情況下,4S店會在提升售后服務能力、留住客戶方面下功夫。
高端品牌4S店一向比較注重客戶服務體驗,如今合資品牌4S店也更愿意在此方面花費精力。
相對而言,自主品牌4S店多以中低端車為主,利潤較低,一般不會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售后服務,也并不太重視用戶留存率。
“由于近年來自主品牌憑借SUV和新能源汽車取得不錯的銷量成績,通常不會在售后上多費功夫。但從高端品牌4S店到合資品牌4S店逐漸推出終身免費保養服務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后自主品牌4S店也很有可能涉足這一領域。”錢文穎說。
■“終身”、“免費”背后有深意
盡管4S店打出了“終身”、“免費”的旗號,但在實際保養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限定條件。
首先說“終身”,雖然車主一次性繳納定額費用后可在4S店享受終身免費保養服務,但對于一般家用車,車輛行駛里程達到十幾萬公里或是使用5~6年后,車主通常都會選擇換車。
不難理解,所謂的“終身”也不過只有5~6年的時間,這與4S店推出的5年/10萬公里保養套餐差不多。
且很多情況下,車主在4S店購買終身免費保養服務后,大約只會進行十幾次的到店保養。
北京華盛昌東風日產4S店保險部主管梁寶強向記者介紹,如果家庭內部使用車的人發生變化,車輛沒有過戶,則需要車主在4S店內做好登記,繼續享有終身免費保養服務,但易手之后重新過戶的車將不再享受該服務。
其次是“免費”,所謂的“免費”并不代表車主不花一分錢就可享受保養服務,而是需要一次性繳納固定金額,該金額通常是按照單次保養費用乘以車主大約在5~6年的保養次數得出的總額,并在總額的基礎上給予7折優惠。
同時,車主所能享受的免費保養通常只包括更換機油、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墊片等基礎保養,對于一些復雜的大保養,4S店會另外收費。
有一些4S店會劃定可享受該服務的地區、車型,這主要看4S店與車主之間簽訂的協議內容。
還有一些4S店會給車主更大的優惠,同時在協議中規定:
第一,車主必須在4S店購買保險;
第二,所有維修(無論大小)必須在店內進行。
車主一旦同意這種嚴苛的規定,無疑是把所有售后服務都捆綁到店內消費,這不僅對車主利益有損害,也有觸犯壟斷行為的嫌疑。
如果4S店規定車主一定要到店投保和維修,其不僅能綁定消費者的保養服務,還會獲得保險公司的返利,賺取事故維修的利潤。
■與保險公司合作轉嫁成本
如今,誰能獲取車主的信任,誰就能在未來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轉型升級。
很多4S店從業者都表示,只有服務好車主才能更好地存活。但力推終身免費保養服務,4S店本身的保養成本又該由誰來分擔?
如前所述,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等中高端品牌推終身免費保養服務主要是由車企主導,因此4S店的成本可以轉嫁給整車廠。
而4S店自身推出終身免費保養時,則通常會以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式轉嫁成本,一些4S店規定車主必須在本店投保的原因就在于此。
錢文穎介紹,去年騰訊成立的i保養推出免費保養的策略與此相似,即通過免費保養讓車主購買指定車險。
目前,車險占據保險公司很大份額,各家保險公司在車險領域的競爭比較激烈,如何讓更多車主選用自己的產品就需要依靠服務取勝。
據了解,大多4S店與保險公司會有一定合作,4S店推終身免費保養服務時要求車主必須在4S店購買保險,這就把這部分車主牢牢圈在4S店的保險體系中,而4S店可以借此從保險公司獲得返利,轉嫁一部分成本。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