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行業運行環境和政策壓力下,中國橡膠機械行業發展步履維艱。
自2014年始,行業進入滯漲階段;2015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及利潤呈兩位數下降,創新世紀以來最大降幅。
那么,國內橡機行業該如何突破重圍?在“走出去”過程中,企業如何實現更好的發展呢?
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為米其林生產的高精度液壓硫化機。(陳維芳供圖)
實施國際化戰略成必然
“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期,輪胎行業結構性過剩明顯,預計今后數年橡膠機械的需求將大量降低,產能過剩矛盾也將日益突出。中國橡膠機械企業唯有實施國際化 經營戰略,才能拓開需求市場,緩解供需矛盾,保持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機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洪波說。
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鄭江家表示,中國橡膠機械行業必須加大國際化經營步伐,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當今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從國外經濟形勢看,近兩年,全球經濟出現持續性震蕩下滑,歐美發達國家增速放緩,新興經濟體增長乏力。作為與基礎工業緊密相關的輪胎行業也進入了下行軌道。
2015年上半年,超過半數的輪胎巨頭出現產量下滑,輪胎價格持續下降。不少國際輪胎企業更加重視保持技術的先進性,進行老舊工廠的技術提升,而對于投資新項目則慎之又慎,全球輪胎行業已進入發展的新常態。
而從國內環境看,隨著中國經濟速度放緩,基礎投資減少,特別是美國等國家的反傾銷措施使得輪胎出口遭受重創,中國輪胎行業更是進入了發展的寒冬,輪胎結構性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
國內訂單嚴重不足
據相關統計資料,2015年上半年,國內主要輪胎生產企業開工率不超過70%,全鋼和半鋼輪胎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6%和13%。東營地區數家輪胎企業倒閉或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輪胎行業不景氣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據了解,2015年,國內幾乎沒有新上的輪胎項目,2014年規劃的多個項目也處于暫停狀態,進退兩難。
此外,金融機構對輪胎行業實行收緊政策,投資項目很難獲得融資,輪胎企業現有的資金主要用于維持經營,不敢貿然進行投資。
國內投資項目減少,使得橡機行業訂單嚴重不足。初步預計,2015年,橡機訂單下降幅度在50%以上,銷售額下降20%。
“從需求看,中國橡膠機械結構性過剩非常明顯。但從全球市場需求來看,海外市場的橡機訂單完全可彌補中國橡膠機械訂單的不足。”
業內專家表示,世界輪胎巨頭每年都會有計劃地進行輪胎項目的投資,尤其是米其林等世界輪胎巨頭現自身不生產設備,在全球性采購機械設備,這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歐洲橡膠雜志調研,2015年以來陸續宣布的輪胎投資項目數十個,總投資在100億美元左右,這其中大部份用于輪胎設備采購。
此外,米其林等輪胎巨頭在上世紀70年代上的許多輪胎項目,其設備大多達到使用周期極限,需要更新換代,這將產生較大的橡膠機械市場需求。
此外,新型國家如印度也正在加快輪胎工業的子午化,其對橡膠機械需求強勁。
而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中國正實行“一帶一路”戰略,國內已有6家企業在海外建立輪胎企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泰國、烏茲別克斯坦正加大輪胎投入,這些項目都需要橡膠機械設備支撐。
“中國橡膠機械現在出口交貨值不到總銷售額的20%,如果中國加大國際化經營力度,出口交貨值完全可達50%以上,這就能解決中國橡膠機械產能過剩的矛盾。”
張洪波表示,中國橡膠機械生產企業必須進行戰略調整,改變目前過分依賴國內市場的局面,將視野擴大至全球,著眼于全球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這樣才能更好更長久地生存下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