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干什么,這是我的卡車!”“哦,對不起,這是我的輪胎。”
2014年9月,在德國與丹麥交界的一個高速公路服務區,一名參加完德國埃森輪胎展的風神員工臨時起興,想了解一下風神輪胎在當地的影響力,正逐一檢查貨車輪胎時,與一名歐洲司機發生了上述談話。當年,海外輪胎市場需求疲軟,國內輪胎行業出口平均下降4.2%,風神輪胎卻逆勢增長17%。時隔1年多,風神輪胎董事長王鋒講起這個故事,仍滿是自豪。
1965年,新中國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大型輪胎企業——河南輪胎廠(風神輪胎前身)誕生。1986年,風神建成國內首條年產1500萬條的巨胎生產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生產巨型輪胎的國家。
50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風神輪胎不僅成為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輪胎生產企業、全國首家出口免檢輪胎企業;而且依靠綠色技術創新、完全自主的獨立品牌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6年,亞洲金融危機來襲,國內輪胎行業遭遇重創,風神輪胎“被逼”開辟國際市場。而與國內多數廠家貼牌生產不同,風神輪胎自走出國門便一直堅持完全自主的品牌戰略“小步穩走”。1999年,風神輪胎首批實現自營出口230萬美元;2000年出口額增至1400萬美元,2002年又突破2800萬美元。
國際市場的開辟不僅讓風神輪胎嘗到了甜頭,也開闊了視野,助長了“邁向高端市場”的信心。自2000年來,風神輪胎集中精力搞研發,先后開發出50多個填補國內空白、具備世界競爭力的新產品。7年“嘗膽”,2007年,風神輪胎一舉成為歐洲最大的拖車輪胎供應商。2011年,風神輪胎又率先在全球輪胎行業實行無歧視無差別100%綠色制造技術,并于2013年成功登上聯合國綠色工業大會的講壇。
然而,“中國制造”的國際突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3年,風神輪胎助力“一帶一路”戰略,開通“風神號”鄭歐國際專列。2014年3月,歷經一年溝通,風神輪胎進軍匈牙利市場獲得突破,當地一家大經銷商表示“愿意了解風神產品”。
而剛一見面,“中國制造低質低價,我們無法信任”的開場白就令風神海外事業部的工作人員尷尬不已。最終,在銷售人員的極力推薦下,經銷商答應先訂購4個貨柜的產品試售。不到一年,7000多套風神輪胎被銷售一空,外籍經銷商興奮萬分,專門為風神寄來自己最新的產品圖冊,風神輪胎赫然在列。
“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出口國,輪胎生產企業戶數量全球第一,但大而不強也是現實。”王鋒說,“進軍國際市場,最終靠的還是過硬的產品品質。”2014年3月,風神輪胎開始實施瞄準世界最高端產品的“龍騰行動”質量提升計劃。
同年,風神輪胎首次組建車隊亮相世界A級越野拉力賽,并以優異成績通過產品測試,吸引沃爾沃、固特異、諾基亞等國際知名輪胎企業開展合作,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全球經銷商也紛紛找上門,一系列風神輪胎經銷商大會席卷亞太、美洲、中東、非洲、獨聯體等地區。
2015年,連續十二年入圍“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的風神輪胎,品牌價值突破120億元,新產品出口占比超過55%。同年,已經打入大眾、寶馬、奔馳等德國B級轎車輪胎領域的風神輪胎宣布,立足工程機械和卡客車領域,繼續向乘用車高端市場挺進,計劃將轎車胎生產能力由500萬套提高至1500萬套,踏出世界汽車業“中國腳”的夢想不再遙遠。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