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國內最大二手車O2O電商平臺車易拍正式宣布,面向個人賣車用戶提供全流程服務,在B端業務“長跑”了5年的車易拍也開始向C端業務滲透。不過,車易拍并不認為這是業務轉型,車易拍聯合創始人蔡旭解釋為在繼續拓展B端業務的同時,開始向前端C延伸。在眾多二手車電商重金砸向個人買家用戶時,車易拍的逆行又蘊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賣車業務時也勢也
按照蔡旭的邏輯,車易拍最初的產品設計快易拍天然是做直客,但是直客太分散,市場不成熟,車易拍選擇深耕B端業務,因為“個人用戶對4S店的依賴,車易拍的潛在客戶基本都在4S店里”,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尤其是在北京限購政策頒布以后,車易拍為4S店帶來了價值,平均單店置換率提升30%。”當然,車易拍也從中獲取了直到今天都被認為是公司最大的財富——省去中間環節,網絡交易,實現跨地域流通的車商。從2010年到今天,車易拍平臺上積累的活躍車商已突破3萬。
3萬多車商買家,是車易拍有足夠底氣運營C端業務的基石。一個簡單的銷售邏輯,平臺上買家越多,賣家信任度就增強,更多賣家會向平臺靠攏,賣家帶來足夠車源量的時候,就會反向刺激更多買家吸附于平臺,從而形成黑洞效應。這是一種勢,用錢砸不來。
再看時,從新車銷售數據來看,2010年迅速搶占1700萬輛高地后,逐年遞增,至2014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52億輛,按照中國平均置換年限,二手車市場即將迎來剛性需求的交易巔峰期。車商的勢加剛需的時,賣車業務已經到了火候。
還有一點,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地域差異,階梯式發展使得置換剛需的用戶是集中在一線城市,而購買用戶則零散分布于全國各地。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在一、二線城市,多個賣家圍著一個買家,而在三、四線城市,多個買家搶一個賣家。這種矛盾誰來解決?互聯網平臺,蔡旭強調說,今天,車易拍提供的上門檢測服務很輕松就能取代線下交易,車易拍二手車檢測師就把每一個客戶鏈接到平臺,讓二手車這樣的非標商品,通過一份報告變成標準化產品,再推送給平臺上的買家。
買車業務暫時呵呵
其實,個人買賣二手車業務,兩端的C都是一個消費者,根據需求不同而轉變為不同角色。車易拍的服務向前端C延展,看中的是消費者在扮演賣車時候的快速決策。
蔡旭說,當個人用戶賣車需求呈現,發現除了4S店之外,還可以有其它渠道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更合理的價格處理賣車的需求,且能夠上門服務、沒有任何額外費用,自然樂于接受,只要我們在整個服務過程中給予用戶優質的體驗。
買車時就不這么痛快,大件商品決定長時交易。當消費者成為購買用戶的時候,決策時間就會無限放大,變成了線下決策,買車人今天拉朋友看一看、明天拉爸媽摸一摸、最后媳婦再試一試,最后才能達成認知,這種決策是被商品吸引,重度線下服務忽視線上的品牌和服務。
人車匹配難度大,周期長,對于賣車用戶,這種體驗也很糟糕,本來1小時能解決的事兒,要拖延兩三個月,他就會問我為什么要選擇賣給個人?這也就很好說明了車易拍為什么沒有做買車端消費者的業務。
也許有人會說買賣雙方體量足夠大,時間成本問題不就解決了嗎?蔡旭認為買二手車的消費者成熟期起碼還要3到5年的時間,現在買車用戶依然是購買新車的用戶。雖然很多企業已經開始作為先驅,不惜重金教育市場,但是就目前的中國汽車流通市場來看,周期還沒有得到釋放,盡管在一線大城市,置換周期加速,那也要4-5年的平均周期。蔡旭開玩笑地說,就算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剛買就賣,沒有這種決策的可能,且從長遠來看,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的區域分布遠不及賣車用戶集中,蔡旭說,“起碼集中在汽車保有量相對集中的大城市里,我們來按圖索驥”。
極致體驗是真理
但無論是服務C還是服務B,創造極致的服務體驗,依然被蔡旭所看重,在今天這個時代之下,移動互聯網時代之下,流量不是決定一切的因素,蔡旭說,“為什么服務、體驗都被這么多人強調,用戶會很容易把我的體驗感傳遞出去,當你的用戶群體把對你的體驗感傳遞出去以后,反饋也就出來了。”
服務產品其實是觸達每一個客戶的感受的。蔡旭表示,我們是不是讓我們的買家感受很好,是不是讓我們前端的賣家感受很好?如果我們的客戶得不到好的服務體驗,最終都會離我們而去,對于二手車這樣的低頻消費,服務流程每一個環節的細節體驗就變得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無論前端還是后端。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