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古希臘戰爭故事的馬拉松,在百年后的今天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熱門運動,使無數跑步愛好者為之著迷,執著地追求著42.195公里的終點夢想。然而在這段漫長的賽程上,參賽者想要取得好成績,除了需要驚人的意志力,更要在邁出的每一步上下“足”功夫。
從起點到終點,一名馬拉松運動員平均蹬地大約35000次。無論是怎樣的跑步風格,每一步都是一個獨立的加速過程。因此足底的抓地力便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它是推動運動員快速向前的唯一動力來源。除了自身實力,腳下的那雙鞋便是他們在比賽中所擁有的一切。完成一場精彩的比賽,一雙好鞋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那么這35000步世界紀錄的創造者,他們又是選擇何種“戰靴”來贏得比賽呢?
冠軍之選源于強強聯手
2011年,肯尼亞選手Patrick Makau在第38屆柏林馬拉松賽上以02:03:38的成績沖過終點線,刷新了該項賽事的世界紀錄;2012年,來自肯尼亞的Wilson Kipsang榮獲了倫敦馬拉松賽的冠軍;2013年,來自南非的Lusapho April在漢諾威馬拉松賽上,以2:08:32的成績刷新了賽事記錄。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屆馬拉松冠軍都選擇了Continental與阿迪達斯(adidas)聯手打造的“非凡戰靴”。
Wilson Kipsang奪得2012年倫敦馬拉松冠軍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Continental也能造鞋?其實自1871年成立以來,Continental便開始為經典的男女低幫鞋制作鞋底和鞋跟了,并且在127年來一直與知名鞋類品牌合作,也成為了許多制鞋巧匠的首選。而與阿迪達斯的強強聯手,卻是源于一段巧遇。
數年前,阿迪達斯的設計師們遇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難題。他們找遍了當時現有的所有橡膠材料,卻始終無法打造出擁有理想抓地力的運動鞋。于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Continental輪胎,雙方工程師會面后一拍即合。自2009年開始,Continental便與阿迪達斯跨界聯手,共同開啟了一段全新旅程。起初,Continental輪胎只是為阿迪達斯研發橡膠配方,之后更積極參與深層次的技術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系列鞋類產品。如今,這些采用Continental鞋底的跑步鞋成為了諸多馬拉松選手的最佳選擇,并幫助其中的佼佼者登上了冠軍寶座。
輪胎科技打造非凡戰靴
那么Continental是如何將自己的技術應用到阿迪達斯的跑鞋中去的呢?輪胎和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負責確保與地面接觸的安全性。Continental輪胎將140多年來的輪胎制造技術應用于跑步鞋底的研發之中,采用了獨創的BiPoly配方技術。鞋底橡膠中富含高活性硅,采用該配方的鞋底,抓地力提高了大概30%。
此外,Continental的輪胎工程師們也從安全角度充分考慮了戶外活動中隨時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因此,該配方在正式投入使用前經歷了嚴格的全面測試。
無論是在跑道之上,還是在日常鍛煉中,選擇一雙好鞋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提升運動成績,更能保障我們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在如今全民健身的熱潮下,選一雙好鞋,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