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五大汽車輪胎制造商意大利倍耐力公司(Pirelli)已經公布其要持續高端輪胎市場發展、并在2017年成為領軍人的戰略目標,而其新上任的亞太區執行總裁寇世杰(Carlo Costa Ardissone)告訴騰訊財經,中國將是幫助倍耐力達成此目標的最關鍵市場。
雖然在整體生產規模上倍耐力的世界排名是第5位,但這家已有140年歷史的老牌汽車輪胎制造商卻是高端汽車輪胎市場的最強競爭者之一,其在全球高端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已近20%。
“從世界范圍看,高端輪胎市場的發展增速是普通輪胎市場的三倍,而且其對經濟滑坡的抗壓性更強,這在歐洲持續經濟低谷期間已經被證明,正因為如此,我們開始把我們的戰略目標轉向高端輪胎市場”,寇世杰說道。
據寇世杰透露,在豪車銷量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上,倍耐力在高端輪胎市場的占有率約40%,其中德系高端車在中國的大規模擴產是其主要助力。
同時,在中國市場上,普通輪胎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引起擔憂。國家統計局預計2013全國輪胎總產量將達到6.2億條,產能過剩1.3億條,盡管通過擴大出口可以緩解過剩,但對輪胎的價格已產生普遍壓力,尤其是普通輪胎。
另一方面,對高端化寬胎(輪轂直徑17英寸以上)的需求正在漸成趨勢。除原本普利司通、米其林、倍耐力這些輪胎業第一梯隊品牌外,第二梯隊的輪胎品牌也在開始積極上探市場,如韓泰輪胎就已經成為全新梅賽德斯奔馳S級轎車的原廠配套輪胎。
對于新老對手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寇世杰表示倍耐力已在技術創新、品牌和渠道三方面有了完整的應對策略。
寇世杰特別舉例倍耐力的輪胎缺汽保用(run-flat)技術,在輪胎被扎破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80-100千米/時的速度繼續前行100-150公里,不用更換備胎——這一技術即使第一梯隊的輪胎生產商也不是每個都能做到。
倍耐力2005年進入中國,是幾大輪胎品牌中最晚的一個,目前其在中國零售店數量已有2000家,這一數字將在2017年上升到至少4500家;而且寇世杰強調這些經銷門店都將嚴格的根據高端汽車4S店的布局來選址,要精耕細作地服務特定客戶人群。
而通過對F1賽事的贊助,倍耐力也在加強自己的品牌曝光率以及對自己運動基因的凸顯。
對于倍耐力而言,可以善加利用的一大品牌優勢是其在超豪跑車領域的第一供應商的光環,在某些超豪品牌甚至是壟斷性供貨。
“一般來說,品牌的下行比上探容易,倍耐力在超豪跑車領域有既有優勢,往豪車領域做會有較強的品牌可識別性”,羅蘭貝格合伙人張君毅表示,“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大家都上產能,影響價格,最終最受傷的還是定位特點不是很明確的廠家。對于后發的倍耐力來說,要搶奪別人已占先期優勢的市場,必然需要一個打動因素,找準自己的切入點在哪里。”
在張君毅看來,中國消費者講究實惠,對性價比的要求比較突出,倍耐力如何在自己的高技術含量、運動基因與合理價格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將是其突破市場的關鍵。
盡管中國市場目前對于倍耐力而言還不是其全球最大市場,但寇世杰很有信心能在近年內將中國市場的利潤率做到倍耐力全球最高,畢竟這里已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更被預計在2016年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豪車的最大市場,“沒有比這里更好的市場能幫助倍耐力實現全球豪車輪胎領導者的目標”,他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