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逆勢擴張,產能規模迅速擴大
中國輪胎行業在經歷09年的美國特保案打擊以及2010年的產能擴張潮后,逐漸走向低迷。進入到2012年,在輪胎行業成本下降但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分化,一些規模小、產品質量差、生產效率低下的輪胎企業瀕臨倒閉,而規模大、產品質量好、生產效率高的企業盈利能力逐漸回升。公司作為輪胎行業的后期之秀,在2012年逆勢擴張,產能規模迅速擴大。
2012年8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以1.2億元收購沈陽和平100%股權,擬以1.7億元收購金宇實業49%股權,現這兩個項目均已完成。收購沈陽和平已于2012年8月完成工商變更,公司也于2012年10月享有金宇實業49%股權對應的全部法定權利。
并購前的沈陽和平由于資金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導致2011年出現虧損,隨著公司的介入,各方面情況得到了緩解,盈利能力得到了增強,2012年上半年公司就扭虧為盈,預計2012年全年凈利潤在3000萬元左右。同樣,金宇實業也在2012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預計2012年全年凈利潤在1個億左右。我們認為,并購后隨著管理團隊的逐步融合、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未來這兩個公司的盈利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公司本部具有半鋼胎1000萬條,全鋼胎240萬條的生產能力;并購沈陽和平,新增120萬條的全鋼胎產能;并購金宇實業,新增1200萬條的半鋼胎產能(折合588萬條的權益產能),產能規模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現在,公司本部已經達到了95%的產能利用率,金宇實業達90%,沈陽和平略低。未來,隨著產量的提升還將有產能的提升空間,公司本部半鋼胎可擴到1200萬條、全鋼胎可擴到260萬條,沈陽和平全鋼胎可擴到140萬條。這些產能的提升也將在2013、14年逐步體現。
目前國內輪胎總體供需平衡,所以公司新增產能主要以并購為主。但是,公司的發展眼光不僅僅局限于國內,由于公司的輪胎產品大部分以出口為主,公司將目前投向海外,通過在越南建廠,來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公司選擇越南建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1、當前中國輪胎行業遭遇國外反傾銷、反補貼及特保等貿易摩擦頻繁,在越南建廠能夠規避國際打破貿易壁壘;2、東南亞輪胎需求增長快,尤其是西方國家普遍對東南亞實施優惠的雙邊貿易政策,加之中國東盟自由經貿區的建立,東南亞輪胎市場前景看好;3、接近原材料產地,充分利用當地的天然橡膠資源,原材料成本低。
公司于2012年4月注冊賽輪越南公司,總投資2億美金,分兩期建設完成。其中一期投入9500萬美金,設計生產1.5萬噸工程胎、300-400萬條半鋼胎,一期將于13年下半年投產,初步估計13年不會貢獻利潤,14年能實現盈利。據了解,目前國際市場對工程胎的需求分外渴望,公司1.5萬噸的工程胎將會率先投產。
2012年公司穩扎穩打,已形成青島、沈陽、東營、越南四大輪胎生產基地,產能初具規模。現已完成自身戰略目標的第一步,做大規模,提升在輪胎行業的影響力。
產業鏈向上延伸,鎖定天膠成本
天然橡膠占原材料生產成本的比例接近40%,天膠價格的波動對輪胎毛利率影響巨大。2012年,隨著天膠價格的一路走低,輪胎行業的盈利能力逐漸回升。為了盡量降低天膠價格波動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公司產業鏈向上延伸,通過收購天膠加工及銷售公司,來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其全資子公司賽瑞特物流以3,200萬元人民幣收購泰華羅勇51%股權。泰華羅勇是泰國的一家主營天然膠產品的加工與銷售公司,凈資產5896.41萬元,2011年凈利潤13.41萬元。泰國是全球主要天然橡膠出口、加工地區之一,公司通過股權收購方式獲得泰國專業天然橡膠生產、加工公司的控股權,可以更好的為公司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天然橡膠等膠料,同時還可進一步提高公司對上游原材料的控制與研發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此外,隨著公司產能規模的上升,對天膠的采購量也巨增,大量的天膠采購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公司對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因此,我們認為,在未來天膠供過于求,天膠價格不會出現巨幅波動的情況下,原材料價格小幅波動對公司的影響不大。
產業鏈向下延伸,布局海外銷售網絡
公司產生的輪胎產品,絕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全鋼胎出口比例為30-40%,半鋼胎出口比例達90%。而在國際輪胎行業,中間銷售環節能獲得的利潤是很高,而處于終端的生產企業得到的利潤卻很少。為此,公司將產業鏈延伸到下游的中間環節,通過與海外經銷商合作,共同分享中間環節的利潤。
長遠發展規劃:技術升級+品牌提升
當今國際輪胎市場,第一梯隊牢牢被固特異、米其林、普利司通把持;第二梯隊則被德國大陸、韓泰、錦湖等占據;國內好的輪胎企業也只能算得上第三梯隊。從2012年全球輪胎前十強來看,往往世界知名的輪胎企業也是銷售規模最大的輪胎企業。
公司也以世界知名輪胎企業為目標,通過擴大規模、技術升級和品牌提升打造自己的國際競爭力。12年的并購擴張已經實現了規模的擴大,近年來,公司也在不斷的進行技術儲備,2012年12月,公司與軟控股份、橡膠谷共同投資設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從事橡膠行業新材料、新技術等的研究開發,注冊資產擬定5000萬元,公司出資占比18%。
隨著公司研發實力的增強,不斷研發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輪胎產品,其競爭力也將不斷提升,從而促進品牌價值的提升。這也是公司到2015年要實現的目標。
多因素導致公司目前毛利率偏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
相比較同行業的其他上市公司,公司輪胎產品的毛利率偏低,我們認為其原因有三:
1、折舊政策的影響。分析不同公司的折舊政策不難發現:對于影響毛利率較大的機器設備折舊(一般機器設備折舊在總折舊額的80%左右),賽輪股份設定的折舊年限分別為:12-15,相比于其它輪胎上市公司而言其折舊年限較短,從而造成毛利率水平偏低。
2、規模效應的影響。由于公司起步較晚,還處于產能擴張期,固定成本的攤銷較大,從而造成毛利率偏低。近來來,隨著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產品毛利率已經有了一些改善,未來隨著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產品結構的豐富,毛利率還將有提升的空間。
3、市場分布的影響。公司國外銷售比重較高,而黔輪胎A、風神股份、雙錢股份等主要是內銷市場,近年來由于特保案的影響,外銷產品毛利率相比國內市場較低,因而造成產品毛利率較低。但是隨著美國特保案的結束,毛利率會略有回升。
我們認為,雖然公司目前毛利率偏低,但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以及海外市場毛利率的回升,未來毛利率提升空間較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