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最新報道,自2012年11月1日起,歐盟輪胎標簽法正式實施。這對于輪胎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意味著所有不達標的輪胎將不會在歐盟出售。但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因為這里面還隱藏著危險陷阱。
輪胎的指數,如尺寸,價格,適用冬季或夏季等很多,但讓消費者在這些指數中選出適合自己愛車的輪胎有一定難度。歐盟因此決定推行強制性標簽輪胎。新標準7月1日頒布,11月1日起生效。
這三個評估標準為:滾動阻力,濕地抓力和噪聲。
標準一:阻力
該標準的正式名稱為“能源效率”鄧祿普發言人表示,“最初,歐盟希望把重點放在節約能源上,這與在電器上貼標簽的想法如出一轍,但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ETRMA)認為僅從節約能源角度出發是不夠的,”事實上,如果我們降低橡膠的性能,制作環保輪胎是很容易的。“
標簽上的評分從A到G,A為最省油,G為最費油。要注意的是,D不作為一個評選級別,它只是作為一個分水嶺。使用A級和G級輪胎有可能相差7.5%的油費。
標準二:濕地抓力
輪胎業的發展始終是無數標準之間的折衷,這也是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強調輪胎的動態性能在標簽上有所體現的原因。此外,安全性是選擇輪胎的首要標準,因此74%的受訪者將濕地抓地力列為非常重要的標準。
評分標準仍然從A到G(D仍然是分水嶺指標)。這里的抓地力的測試時速為80km/小時,(形成水膜在0.5-1.5mm之間)。標A級和標G級的輪胎,在濕地的剎車路程會相差18米。
標準三:胎噪
標簽上的聲波(1-3個)標明輪胎的性能。胎噪最大的(3個聲波)將會受到處罰。
輪胎標簽法是一個進步 但信息仍不完整
米其林對標簽法的實施持歡迎態度,發言人表示標簽成了可靠的信息來源。到目前為止,消費者也只能從關稅,品牌形象和經銷商處才能得到信息。但是,這三個標準不足以表現輪胎的全部性能。米其林還強調輪胎的耐用性、在干燥路面上轉彎的抓地力和制動這三個指標非常重要。
輪胎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但人們可能會限于標簽上的三個指標。更好的做法是,列出30-40個客觀標準來量化輪胎的性能。比如爬坡時的溫度,轉彎時的抓地力等指標,這些在消費者眼中并不是很重要,但其實都是輪胎性能的重要參數。
在對歐盟輪胎消費者的調查中,68%的被訪者表示想知道外胎的壽命信息,64%關注在濕地的通過性,41%注重駕駛的舒適度。如果說標簽法是一個進步,那么從信息的完整性這個角度上來說,它還有待進步。
另外,在消費者看來,汽車制造商也有可能隱瞞產品的性能。真正的危險來自于一些代工廠。它們可能會通過標注“3A”字樣以表明自己產品的優越性能,但實際上,一個輪胎的設計不可能忽略其它的方面。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