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廢舊輪胎產生量迅速增加。2000~2007年間,廣東省民用汽車年均增長16.6%,2007年達506.7萬輛。粗略估算,廣東省年產生廢舊輪胎2500~3000萬條,按平均15kg/條計,重約37.5~45萬t。廢舊輪胎資源再生利用價值很高,但不恰當的貯存和回收利用可能產生環境問題,影響人類健康。廢舊輪胎長期露天堆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極易滋生蚊蟲傳播疾病,一旦引發火災,污染極其嚴重;廢舊輪胎在翻新、生產膠粉和再生膠過程中會產生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廢輪胎焚燒回收能量可能產生二噁英、呋喃、多環芳烴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廢舊輪胎存在著市場混亂、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治技術不高、管理缺位等問題,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廢舊輪胎資源、防止環境污染,成為當前環境管理必須解決的問題。
廢舊輪胎
輪胎在部分磨損,胎體完好且不影響其使用功能時,可經翻新重新使用,延長使用壽命,稱為舊輪胎。不能再用于原定制造用途的輪胎稱為廢輪胎。輪胎報廢后,其流向主要有材料利用、能量回收以及填埋、堆存等。廢輪胎的流向與市場需求及相關政策法規導向有關,日本、巴西、韓國、美國等國以能量利用為主,中國、墨西哥等國以材料利用為主。
廢舊輪胎長期堆存易孳生蚊蟲、繁殖鼠類,跨區域轉移則增大了蚊蟲及疾病傳播的范圍和非本土物種的引入,增加了生態風險以及控制的難度。上世紀40年代,美國將二戰期間在亞洲使用的已受到蚊蟲侵害的剩余輪胎運回國,結果造成了輸入性疾病的傳播,人們首次發現報廢輪胎和攜帶疾病的蚊蟲之間的關系。登革熱隨著舊輪胎的輸入在巴西傳播,注:以上不計廢舊輪胎的出口量及翻新量。使這種一度被認為已消滅的疾病,在上世紀90年代又再次出現并不斷惡化,在2002年達到了79.4萬例的高峰,死亡率高達4.3%。
廢舊輪胎簡單堆存和無序存放,還容易因縱火或雷擊等其他偶然因素造成火災,而且一旦燃起便難以控制和撲滅,并且會持續燃燒很長時間,產生大量煙霧和有毒污染物,污染環境。1990年發生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的黑格斯維爾火災,持續長達17小時,有1260萬條輪胎被燒,1700人被疏散,約70萬油類物質滲入土壤,附近的河流也被多環芳烴污染。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