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引發了汽車市場不小的震撼。有消息說,該規劃對混合動力車型的地位給予了提升,并指出了推廣及普及的發展目標。基于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轉型,我國汽車市場混合動力車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期。
市場貢獻日漸明顯
一提起混合動力車就不能不提豐田。作為全球混合動力車的先行者,自2005年12月15日第二代普銳斯正式在我國上市以來,混合動力車一直作為豐田的獨門武器在中國市場搏殺。雖然多年來一直叫好不叫座,“hybrid”作為混合動力車的標志性名稱開始為世人所熟知。此后進入中國的雷克薩斯更是把混合動力車在中國發揚光大,從轎車到SUV,雷克薩斯陸續推出了多款混合動力車型,目前在中國市場有售的雷克薩斯最高端的車型LS600hL也是混合動力車車型。到如今,混合動力車型已經成為雷克薩斯銷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2011年上市的CT200h,已經成為雷克薩斯繼ES之后的又一款暢銷車型。據溫州雷克薩斯經銷商介紹,今年以來,隨著ES換代時間的到來,CT200h對雷克薩斯的銷量貢獻已經不小于ES。
發展一度舉步維艱
豐田在混合動力車領域的成就使眾多國內外汽車廠商也開始步入混合動力車時代。早在2009年,國內車企長安、奇瑞、比亞迪等紛紛推出自己的混合動力車型。可是至今普通汽車消費者還不大清楚這些企業到底有什么混合動力車型。作為新生代自主品牌汽車的代表,上海汽車榮威也在2009 年上海車展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動力車型。可是,不管是廠家的推廣還是消費者的購買,都沒有讓人記住榮威750混合動力車型。溫州榮威經銷商告訴記者,溫州至今沒有售出過750混合動力車型。而傳言已久的550混合動力車型至今沒有得到確切的上市消息。
政策轉型提供動力
2012年,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轉型,純電動車地位不變,混合動力車型被排上了更重要的位置。補貼購買也有了希望。據了解,早在2009年2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分批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提及“混合動力汽車最高每輛補貼5萬元”。可是地方政府的實施細則遲遲未出。有經銷商認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初期,政府的扶持政策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過為重啟補貼話題提供了動力。
車企紛紛發展混動
與此同時,世界汽車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混合動力車型。德國三駕馬車奧迪、寶馬、奔馳紛紛開始走上了發展混合動力車的道路。寶馬的7系、奔馳的S級都推出了“hybrid”。而奧迪的態度似乎更堅決。6月27日,奧迪在上海高調推出一汽-大眾奧迪首款量產全混合動力車型奧迪Q5hybrid quattro,定價為60.8萬元。作為奧迪近年來最暢銷的車型之一,Q5曾經一直加價銷售。當加價不再的時候,Q5的 hybrid quattro再次把人們的目光引向Q5。搭載2.0T發動機的Q5 hybrid quattro在搭配了一個電動機后最大功率達到了180kW(245PS),最大扭矩達到了480Nm。與同排量汽油版Q5相比,Q5 hybrid quattro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別提高了25kW(34PS)、130Nm。在8速Tiptronic變速箱的配合下,完成百公里加速只需7.1秒,成績也大幅超越了普通版本的7.9秒。而油耗卻從同排量Q5的9.7升減少為7.4升,達到了經濟型汽車的油耗水平。據奧迪高層透露,2014年會繼續推出A3混動版,2015年會推出汽油和柴油兩種Q7的混動版,而專供中國市場的長軸版A6L也將于2015年推出插電式混動版。不僅如此,保時捷也表示將在Panamera轎車的基礎上開發插電式混動車型。
豐田汽車后勁凸顯
在眾多車企擠上混合動力車型的政策班車的時候,豐田也開始發力。凱美瑞混合動力車型尊瑞以25.98萬元的價格上市,僅僅比普通版凱美瑞售價高3.5萬元,百公里油耗卻只有區區5.3L。駕駛性能也遠高于普通汽油版凱美瑞。雷克薩斯則在其最暢銷的車型ES上動起了混合動力的念頭。即將于7月18日上市的新款ES將推出ES300h車型,據稱價格將比普通汽油ES車型高不了多少。溫州雷克薩斯汽車經銷商中升雷克薩斯和凌通雷克薩斯將分別于7月12日和7月13日舉行內鑒會,提前亮相車型。
有汽車廠家高層認為,目前中國發展混合動力汽車是發展純動力汽車,乃至燃料電池汽車的必經之路。相信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轉型之后,混合動力車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會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