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節能、安全、環保日益成為全球汽車工業變革的核心。輪胎作為汽車重要的高速運轉行走部件,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的能耗,占整車能耗達到20%以上,僅次于發動機。采用節能型輪胎產品,能給汽車帶來5%以上的節油效率,這使輪胎成為汽車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
說到汽車省油,你會想到什么?
“改進發動機技術,提高燃油效率。”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這樣的答案,這也是很多汽車大肆宣傳的“賣點”。然而,你可曾想到,輪胎也是耗油大戶。
“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輪胎的能耗占整車能耗達到20%以上,僅次于發動機。采用節能型輪胎,能給汽車帶來5%以上的節油效率。”4月11日在京召開的“面對危機,合作共贏——2012汽車和輪胎產業高峰論壇暨全球商務峰會”上,與會專家呼吁“輪胎作為汽車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必須走節能減排、低碳發展之路。”
拐 點
輪胎已成汽車節能減排重要載體
連日來,北京白天平均溫度20攝氏多度,春意正濃。然而,論壇上討論的汽車產業卻還處于“寒冬”。
2011年,我國汽車產業的分水嶺。與之前幾年動輒30%甚至50%的高速增長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就在論壇召開的當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均出現負增長。
與汽車業唇齒相依的輪胎產業日子也并不好過。“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對于能源消耗和環境危機,越來越感覺比經濟危機還要嚴重。經濟危機和環境資源危機相互交織,給汽車和輪胎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挑戰。”中國輪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理事長、輪胎行業的龍頭企業三角集團董事長丁玉華對此深有感觸:“面對挑戰,低碳經濟、綠色制造成為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在輪胎產業發展上的必然選擇。”
丁玉華告訴記者, 安全、環保、節能已成為當前汽車工業發展的核心。輪胎作為汽車重要的高速運轉行走部件,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的能耗,占整車能耗達到20%以上,僅次于發動機。采用節能型輪胎產品,能給汽車帶來5%以上的節油效率,這使輪胎成為汽車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
自2002年11月1日起,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始實施強制性的法令,要對輪胎進行分級管理,從燃油經濟性、能源消耗效率、噪音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以進一步提高輪胎使用的準入標準,努力推動消費者的綠色消費。
目前,我國政府和相關企業也正在加快研究制訂輪胎綠色制造與消費的接軌標準,以促進汽車及輪胎產品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
挑 戰
我國輪胎業生產力模式粗放滯后
“大而不強”,這一用濫的詞套在輪胎產業也同樣合適。我國輪胎年產量約占世界輪胎總產量的1/4,其中40%出口國際市場,是不折不扣地全球輪胎制造、出口和消費第一大國。然而,在人們所熟悉的輪胎品牌中,有幾個是國內品牌?
論壇上,工業與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高云虎分析指出,我國輪胎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集中度低、關鍵原材料和產品過渡依賴國際市場以及上下游產業發展不協調等問題。
數字就能說明問題。目前,全國輪胎企業有500多家,行業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市場占有率約30%,而國際前三名跨國企業的全球市場銷售額達到了46%。除少數企業外,絕大多數本土輪胎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研發與創新能力滯后,自主創新開發的產品較少,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高檔產品相對較少,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同時,我國有75%的天然橡膠需要從國外進口。由于產業結構調整滯后,輪胎產能增長過快,40%的產品需要依賴國際市場。
“由于技術水平、品牌建設、消費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本土輪胎品牌在汽車配套輪胎領域總體上處于劣勢。”高云虎說,“十二五”時期是我國輪胎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強環境保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促進輪胎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成為輪胎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必經之路。
思 路
產學研協同創新助推綠色輪胎業
輪胎產業升級,應從哪入手?尋找輪胎產業新的生產方式,突破口是什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譚天偉指出,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將加速輪胎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從而使汽車工業在節能環保的方向上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據譚天偉介紹,由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和三角集團聯合組建的國內輪胎行業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已落戶三角集團,旨在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整合共享創新資源,推動綠色輪胎制造業的科學發展。此次論壇上首次公開展示的輪胎就是其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的成果之一。
此外,加大對高性能、高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投入,壓縮和淘汰落后產能,將高端市場進軍也成為與會專家的共識。
據了解,正是出于以上考慮,三角集團不久前徹底關閉已有34年歷史的斜交輕卡和載重輪胎生產線,建設新的高性能、高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卡客車子午胎工程。“要打造輪胎產業新的生產力模式,就必須放棄工藝相對落后的斜交胎。”丁玉華說。
在加強國際合作上,三角集團也做出了表率,其相繼與固特異、卡特彼勒和大宇等跨國巨頭加強溝通,建立價格聯動機制;與美國集裝箱拖車和汽車底盤制造商現代公司達成了合作關系,并在美國阿克隆市設立了國內輪胎業首個海外技術研發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銀行首席產品經理唐茂恒在會上表示,今年中國銀行將加大對汽車和輪胎企業的支持服務力度,發揮跨境金融優勢,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