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價格高企、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貿易壁壘不斷加劇等多重因素擠壓之下,青島輪胎企業使出渾身解數積極應對,而近來發生的錦湖輪胎“摻假門”事件,又對國內輪胎市場造成難以預估的負面影響,觸動了青島市輪胎企業的敏感神經。
錦湖輪胎名列全球十大輪胎企業,其下屬工廠被曝光大量使用返煉膠代替原片膠,造成輪胎存在質量問題,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日前,錦湖輪胎公開向消費者致歉,同時宣布在最短時間內召回問題輪胎。
輪胎 “摻假門”引發行業地震
青島市一位輪胎行業專家告訴記者,按照國家規定,返煉膠是輪胎制造過程中可以添加的物質。“在業內,返煉膠的添加比例是有嚴格規定的,但此次被曝光的錦湖輪胎天津公司在輪胎制造過程中,并沒有按照規定執行,把摻入的返煉膠比例大幅提高,最嚴重的時候全部使用返煉膠,使輪胎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錦湖輪胎“摻假門”事件在業內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地震,使國內本來就競爭白熱化、盈利困難的輪胎業雪上加霜。為了避免其他輪胎企業重蹈錦湖覆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日前要求輪胎企業在使用返煉膠時,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規程,嚴格執行相關標準,強化質量管理,生產安全可靠的輪胎產品。
而據記者了解,針對錦湖輪胎“摻假門”事件,青島市的青島黃海橡膠股份公司、青島雙星輪胎公司、青島賽輪股份公司等重點輪胎企業表示,將以這一事件為鏡鑒,在各個生產環節嚴把質量關,絕不違反規定更改原料成分,杜絕存在安全隱患的輪胎流向市場。
輪胎“摻假門”的發生,其實有著深層次原因。這些年來,橡膠等輪胎原材料不斷漲價,對下游企業的毛利率構成深重影響。日前,在青參加會議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表示,原材料價格高漲使橡膠輪胎業利潤率持續下降,已由過去的5%降到現在的不足3%。為了消解壓力,輪胎企業紛紛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而錦湖輪胎顯然在這方面墮入旁門,通過偷工減料降低生產成本,在無形中將消費者置于危險境地。據統計,我國46%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都由輪胎故障 引起。而實際上,盡 管 利潤空間被一再壓榨,輪胎企業在成本控制上并非“江郎才盡”。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青島市輪胎企業通過提高工藝水平、技術含量等多種手段增加溢價空間,持續消化日益高昂的生產成本。
降低成本開辟“第二利潤源泉”
在青島市,青島黃海橡膠股份公司有著80年輪胎生產歷史,近期,該公司除了通過技術創新、工藝改造、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比例等措施降低成本以外,還把采購作為“第二利潤源泉”,及時了解合成膠、聚酯簾布、炭黑的市場行情,準確把握價格走勢,采取提前訂貨的方式,規避價格上漲風險,今年前兩個月降低采購成本上百萬元。同時,圍繞生產用骨架類、助劑類等原材料,在國內外全面實施比價采購,兩個月降低成本240萬元。
“為降低成本而大量使用返煉膠,生產出來的輪胎很可能造成鼓包甚至爆胎等嚴重后果。而摻假事件被曝光后,對相關企業自身造成的打擊也將是致命的。”青島雙星輪胎公司一位管理人員說。
他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青島雙星輪胎公司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入庫,全過程實行嚴格管理,并持續開展“零時間整改,零質量損失”、“萬條無次品,萬條無退賠”等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和質量比武活動。近期,該公司又針對“摻假門”事件舉辦質量教育展,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的質量觀。而此次輪胎 “摻假門”事件的發生,卻使青島賽輪股份公司的新技術引起更大關注。該公司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對生產的每一條輪胎全生命周期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全程信息追溯,創建了輪胎數字化生產新模式。“從原料、配料、密煉、壓延、裁斷、成型、硫化到檢測,輪胎的生產工序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產品質量,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無疑在高科技層面為輪胎質量加了一道‘保險鎖’。”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