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也就是說,汽車從售出到報廢的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后使用環節中各種后繼需要和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動的總稱。這是近年來比較權威的解釋。筆者認為從發展角度看,這樣解釋是不全面的。舉例來說,汽保行業、汽車IT行業在汽車銷售之前就必須到位。
當汽車4S經銷商還沒有進行汽車銷售時就要將汽車維修廠建好,相應的汽保設備、電腦及軟件都要安裝到位,并經過汽車生產廠家的驗收才可以進行新車的銷售。從這個角度來講,汽車后市場的很多項目及內容在新車銷售之前就已經開始運作或必須運作完成。另外,隨著汽車文化產業的發展,汽車后市場服務的對象有很多是不曾擁有汽車的廣大群眾或目標客戶。而且汽車后市場的服務將有一部分是不發生交易就可以完成的。同時,這些服務也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所以筆者認為,準確的汽車后市場解釋(定義)應是:在汽車銷售前后,一切圍繞汽車、汽車使用者以及相應的社會公民所產生的服務行為總稱為汽車后市場。
20世紀30年代初,汽車美容、養護業在英美等發達國家開始起步,汽車后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的復蘇使汽車工業飛速發展。同時,也使汽車美容、養護業日益壯大,汽車已經不再采用“大拆大卸”的維修方式,而是采用以維護為主,視情維修的方式,推行免拆維護。汽車后市場逐漸走向成熟。
汽車美容、養護業在我國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轎車擁有量特別是私家車擁有量的增加,汽車美容、養護業開始被有車族所熟知,“七分養,三分修”,以養代修的愛車新理念逐步被廣大有車族所接受。發展至今,我國的汽車后市場已初具規模,從業人員達240萬人,年維修產值300億元。但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汽車后市場總體水平依然落后,停留在汽車后市場的初級階段。
2002年以來,伴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相關政策的調整與完善,以及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車后市場發展迅猛,市場前景十分看好。但是,隨著國內汽車后市場的成熟,國外汽車后市場的行業巨頭也都紛紛進入中國,美國“勝牌”、日本“黃帽子”等國際大品牌都已相繼舉旗進入,其他的一些國際大品牌也在躍躍欲試。相信不久,我國的汽車后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