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10勒芒洲際大獎賽收官站在珠海國際賽車場拉開戰幕,經過長達1000公里的艱苦爭斗,以馬自達PESCAROLO-JUDD賽車出戰的OAK RACING車隊奪取了LM P2組分站冠軍,同時也以49分的巨大優勢摘得該組別年度總冠軍。在LM GT2組,寶馬車隊的M3賽車則以近2分鐘的優勢,領先對手的保時捷997GT3賽車,首位沖線。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支車隊均來自鄧祿普輪胎軍團。而同樣裝配鄧祿普輪胎的美國賽車運動隊,也駕駛著奧迪R8賽車奪得LM GTC組亞軍。作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傳統輪胎供應商,鄧祿普輪胎在勒芒洲際賽的嚴苛考驗中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三大洲的征戰
勒芒洲際大獎賽今年共有三站,依次在歐洲銀石賽道、美國亞特蘭大之路賽道以及中國珠海賽道中舉行。轉戰三大洲的賽事規劃,也令這項繼承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血統的新興賽事,擁有了更為國際化的形象。而將中國珠海站定為收官站舉辦地,也表明了主辦方AOC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
在勒芒洲際大獎賽中,組委會并沒有像F1那樣施行單一輪胎品牌制度,而是開放競爭,讓眾多輪胎廠商進行爭斗,并從規則制定上考驗輪胎性能,為技術先進的輪胎廠商提供展示其優勢的平臺。
鄧祿普輪胎自1923年開始征戰勒芒24小時耐力賽,并由此與該項賽事結下了不解之緣,其設在英國的運動技術部門,不斷地在勒芒賽場上檢驗創新產品,并將兼顧耐磨與高抓地力特性的技術運用到民用輪胎的生產中,效果顯著。在勒芒耐力賽這塊“科技試驗田”上,鄧祿普輪胎研發部門所結出的果實已經為廣大車主所享用。
被放大的優勢
在勒芒耐力賽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規則。每支車隊只能配備4位換胎技師,和2支換胎槍。也就是說,每兩名換胎技師組成的小團隊需要負責兩條輪胎的更換,與F1大獎賽的8位換胎技師相比,人員減少了一半。這種規則,讓進站換胎的場景變得極為激烈,飛速忙碌換胎技師來回跑動,緊張而刺激。
“這是勒芒耐力賽的一大的特色”對此,鄧祿普輪胎工程師潘格解釋說,“組委會特別減少換胎技師的人數,目的就是延長了進站換胎的時間,而最終結果就是驅使輪胎廠商研發出更耐磨的高性能輪胎,因為少進一次站就意味著大把的時間優勢?!?/P>
據悉,在勒芒洲際大獎賽中,輪胎的平均使用時間為1小時。而此次裝配鄧祿普輪胎的寶馬車隊,則在對手進站換胎后多跑了8圈之多,可謂優勢明顯?!拔覀兘o車隊的建議是1至2小時”潘格說,“這場決賽供應鄧祿普輪胎,其配方偏向軟性,擁有更強的抓地力,所以使用時間與硬胎相比已有所減少?!?/P>
在LM GT2組的爭奪中,以寶馬M3賽車出戰的寶馬車隊可謂優勢明顯,其平均時速達到了155.915公里/小時。而在更高級別的LM P2組中,OAK RACING車隊甚至超越了兩臺LM P1組賽車,當仁不讓地成為該組別的最快賽車。
超跑的競技舞臺
勒芒洲際大獎賽最大的特點就是超跑車遍地。在這里法拉利、保時捷、寶馬、阿斯頓-馬丁賽車濟濟一堂,特別在LM GTC組中,這樣的超跑聚會場面更是熱鬧。而為這些賽車量身定做戰靴,則是輪胎廠商的重任。
LM GTC組的爭奪中,奧迪R8 LMS賽車與阿斯頓-馬丁DBRS9的纏斗可謂驚心動魄,裝配鄧祿普輪胎的奧迪R8賽車表現十分搶眼,在1000公里的追逐中,多次領跑該組別,并最終站上了GTC組亞軍領獎臺?!芭cLM P1、LM P2組相比,三個LM GT組就顯得更接近民用車”鄧祿普技師保羅介紹說,“勒芒賽P組的原型車,只存在于賽道上,擁有驚人的性能。但回歸到公路上時,GT賽車就代表著超級跑車的最高水平?!?/P>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2010賽季勒芒洲際大獎賽的落幕,組委會也同時宣布了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2011賽季將擴大至7站。其中包括了北美、亞洲、歐洲各2個分站,屆時還將與第七十九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在法國勒芒賽道匯合,上演純正的24小時競爭。而作為耐力賽忠實的伙伴,鄧祿普輪胎團隊也將伴隨著這7站比賽,繼續南征北戰,為勒芒車隊提供高性能輪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