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雙錢股份分手之后,米其林實現了全資控股上海回力的目的,但米其林由此而來也將面臨失去回力品牌的風險,根據此前雙方的協議,米其林對回力品牌的獨家使用權僅剩兩年,倘若兩年后雙錢股份收回回力品牌,米其林在低端市場的策略如何?
日前,米其林集團首席執行官賀立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確實已有(低端市場)計劃,但還沒到說的時候。”
賀立業坦言,目前中國和西方差別在于,中國很多人只是擁有第一輛車,西方國家更多是一個替換市場。在中國,主流的車型為1.6排量左右的經濟型車,這部分配套市場,目前主要被韓國的韓泰、錦湖,臺灣正新等二線陣營的產品占領。
而對于處于一線陣營的米其林,一向專注打造高端市場,一旦中國進入替換市場占主流的情形,這部分消費者的消費量不容忽視。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與上海輪胎橡膠股份公司(雙錢股份600623)等股東聯合共同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米其林出資1.7億美元占有合資公司股份70%,雙錢股份持股28.5%。根據協議,上海輪胎橡膠股份向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商標使用權。
米其林收購回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入中低端市場,但最終由于合資公司歷年來連續巨額虧損,雙錢股份于2009年下半年將所持有全部股份轉讓給米其林,使之成為全資控股股東。在交易完成后,雙錢集團將在兩年內繼續許可米其林在轎車及輕卡輪胎業務中的獨家使用權,兩年屆滿后該許可終止,雙錢集團就此享有自己使用或自主決定許可他人使用“回力”商標的所有權利。
“一旦失去回力品牌,米其林也有可能以米其林品牌,自上而下搶占中低端業務。”蓋世汽車網CEO陳文凱分析,但這樣做可能影響到米其林在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
米其林品牌進軍中低端市場有先例,早在2005年,米其林集團就宣布率先向中國市場推出面向經濟型轎車的高科技輪胎EnergyXM1。而米其林通過推出中低端產品和降價進入中低端市場,也被業內認為是米其林與雙錢股份分手的主要原因。
“中國消費者大都鐘情于配套原配的輪胎。”陳文凱分析,這意味著,米其林搶占中低端市場的最好策略是直接為成為中低端車型的原配輪胎,而在廠家日益降低零部件成本的當前,如果米其林不自降身價,很難進入廠家配套的視野。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也不排除雙錢會允許米其林繼續獨家使用回力品牌,而收取一定的品牌使用費,畢竟回力與雙錢屬于同檔次競爭對手,回力對雙錢并不重要。但這一結果也值得推敲,收購回力至今,米其林在回力品牌上花的營銷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