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代表了什么?除去交通工具的升級換代外,那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有車生活。然而有車后,給生活的質量帶來了什么?除了帶來便利與舒適外,在用車過程中,車主們的維修保養是否方便、省心,保險服務是否滿意、舒心,養車壓力是否輕松無憂,交通環境是否通暢,停車又是否方便等,這一系列與用車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在這次“中原汽車消費有獎調查”活動中都得到了體現,從調查結果看,雖然車主們的整體滿意度在七成以上,但其中一些問題也急需改善。
4S店應破高費用瓶頸
買完車后在哪里修車,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從調查結果看,有七成左右的車主最近一次對車輛進行維修保養是在本品牌授權維修站,只有少部分車主會選擇在普通汽車維修店和其他專業汽車服務連鎖快修店進行車輛保養、維修。但在“過了質保期后,您是否繼續在4S店保養”的問題上,僅有52%的被調查者表示愿意繼續留下,而20%的被調查者明確表示將離開4S店,28%的被調查者處于猶豫之中。從車主不選擇授權維修站(4S店)的原因看,“價格更優惠”的提及率達41%,可見,維修費用仍然是制約部分車主選擇車輛維修場所的主要因素之一。
總體來看,在產品、銷售和售后3個環節中,售后環節的消費者滿意度相對較低。維修費用高昂、故障解釋不清、故障的一次性解決率低等是消費者抱怨的重點。記者在實際調查中也注意到,還在質保期內的車主,大部分選擇留在4S店進行維修保養,而已經過了質保期的車主,則有多種選擇,其中不少車主選擇“一旦有了別的選擇,馬上離開4S店”。“我現在的原則是,大問題去4S店,小問題外面店解決。”被調查者楊先生說,他的車已經過了質保期了,在車輛的保養與維修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在綜合考慮了4S店與外面維修廠的優劣勢之后,他定下了一個這樣的維修保養“原則”,“4S店的售后服務質量還是不錯的,在車主等待過程中,有人主動送來咖啡、茶水,覺得很溫馨。只是配件和工時費比外面貴得太多,要是能便宜一些就好了”。
看來,4S店如何能破解高費用的瓶頸,已成為影響其未來售后服務進店量的關鍵所在。
養車壓力相對輕松
雖然隨著國內可選擇的車型越來越多,車價的不斷下滑,買得起車的人群迅速增加。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更要考慮今后的使用成本問題,因為買車屬于一次性消費,而養車則屬于持續性消費。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正常維修、保養費用外,在養車過程中的保險費和燃油費用則是兩筆不小的開支。
從被調查者每年的保險費大致金額看,超過一半(53.6%)的車主每年為自己的愛車買2001~5000元的保險。其中,在加油費用上,每年花費在5000~1萬元的車主占41.4%。對于有車族來說,在養車各項開支中保險費和燃油費是大頭,尤其是油價的不斷上漲,使得消費者感覺燃油費用的比例在用車開支中較大。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人認為燃油費在他們用車開支中比例最高。可見,油耗在汽車使用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樣必然會促使消費者在用車過程中對燃油費的關注。
那么,每年這些養車費用的支出是否給車主們造成了明顯的壓力呢?在調查中,只有13%的人感覺“壓力很大”,“有些壓力”的占16%,而“一般”或者“比較輕松”的則分別占到了54%和13%。可以看出,目前車主們的養車壓力并不大,而這與人們近年來的收入水平不斷提升有很大關系。從參與調查者的家庭月收入情況看,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及以下的車主最多,占26%,4001~5000元的車主也高達25%。
交通環境有些煩心
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已經成為人們用車的主要問題,交通擁堵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人們對此有極大的不滿情緒。在對于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狀況,僅17%的車主認為“暢通,基本沒有堵車現象”,八成以上車主遭遇過不同程度堵車,比如分別有38%和26%的車主所在城市局部路段“經常堵車”和“偶爾堵車”,同時分別有9%和10%的車主抱怨“經常”或“偶爾”大范圍堵車,城市交通狀況不容樂觀。
車主對自己所在城市交通狀況的滿意程度普遍較低,其中尤以駕駛人員文明程度的滿意程度最低,整體滿意率僅為18%。在談及造成堵車的原因時,“車輛保有量過大”、“道路設計不合理”、“車主駕車交通意識差”等三大因素最為突出,分別占到36%、25%、22%。
據記者了解,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近4年來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快速增長:2006年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985445輛;2007年為1086296輛;2008年為1195991輛;2009年,鄭州市全年入戶機動車173432輛,創歷史新高,保有量總數為1369423輛。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道路規劃設計不合理、車主用車不文明等原因造成的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對人們生活質量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大城市影響更大,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汽車生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