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人再次以“變廢為寶”、“節約資源”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為由,主張大量進口舊輪胎時,近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橡協”)又一次發出緊急呼吁:要求商務部、環保部、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把舊輪胎列入禁止進口目錄。“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不顧環保、只想獲利的投機商無機可乘。”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的有關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說。
■變廢為寶還是污染環境
“舊輪胎還有利用價值,進口舊輪胎不僅節約成本,而且有利于資源再循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舊輪胎進口商告訴記者。對此,中橡協輪胎分會的負責人說:“很多人都是以此為借口,殊不知盲目進口舊輪胎,對我國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會帶來極大破壞。”
據了解,廢舊輪胎被國際上公認是有毒有害的廢棄垃圾,如何處理廢舊輪胎是世界各國共同的難題。中橡協輪胎分會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進口舊輪胎一般有兩類處理方法,一種是通過翻新重新安裝到汽車上使用,另一種是通過加工形成其他產品。
事實上,很多人將進口舊輪胎進行焚燒煉油。他們拆取舊輪胎中的廢鋼絲后,通過燃燒的辦法提煉所謂的汽油、柴油,從而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據了解,前幾年,浙江、山東、湖北、廣東等地焚燒舊輪胎的現象比較嚴重,給當地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
在中橡協提交的《關于堅決要求把舊輪胎列入禁止進口目錄的報告》中指出,廢、舊輪胎難以區分,進口舊輪胎,廢輪胎也必將大量涌入。國外發達國家出于安全、環保考慮,大量的舊轎車和輕卡用子午胎都不翻新,一般做焚燒處理或向國外轉移。然而,目前,進入我國市場的廢舊輪胎內在質量難以控制,有的胎體還帶有放射性物質,可翻新使用的并不多。
■資源再利用還是安全隱患
中橡協認為,進口舊輪胎中,卡車子午胎基本上都翻新使用,已經翻新使用過的舊卡車胎,也沒有什么使用價值。而對于可翻新的卡車用舊子午胎,國外都實行分級管理,售價較高,國際進口基本無利可圖。因此,翻新進口舊輪胎會造成安全隱患。
上海回力橡膠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傳古說,國內外生產子午線輪胎的原料、配方、工藝截然不同。國外載重子午線輪胎側重高速,而我國強調載重,所以用國外廢舊輪胎翻新,適用性差、承載能力有限,車輛難免在運行中出事故。同時,受國內輪胎翻新技術及檢測技術的制約,進口舊輪胎翻新的質量難以保證,安全隱患大。
“如果廢舊輪胎是優質資源,那為什么國外放著這么好的資源不利用,反而一邊向我們出口舊輪胎,一邊大量進口我國的新輪胎呢?”中橡協輪胎分會的一位專家說,我們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他告訴記者,20世紀90年代,東南沿海一些企業曾進口大量廢舊輪胎,有些舊輪胎從外觀上看不出有什么大毛病,但直接裝車使用就造成爆胎甚至車毀人亡的慘劇。
■立足國內發展循環經濟
《關于堅決要求把舊輪胎列入禁止進口目錄的報告》中這樣寫道:“發展循環經濟,首先應下力氣處理好國內的廢舊輪胎,翻新輪胎應立足于國內胎源。”據了解,近幾年我國輪胎平均年產量已經達到3.8億~4億條,占世界輪胎產量的1/4左右,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接近2億條,約300多萬噸。這個數字是驚人的。
有關專家表示,如何處理國內廢舊輪胎,減少污染,使其成為新的資源,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產生的廢舊輪胎已經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污染,如果再生橡膠、硫化橡膠粉生產企業環保措施不當,將會造成二次污染。在國內積壓大量廢舊輪胎的情況下,如果還要大量進口舊輪胎,不僅嚴重威脅環境,更會阻礙國內輪胎翻新事業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廢舊輪胎的回收率較低,主要是做再生膠,輪胎翻新率還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國面臨著繁重的回收翻新任務。
“廢舊輪胎處理在國外也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因此他們會以很低的價格將廢舊輪胎盡快處理出去,大量低價舊輪胎流入中國市場,將直接沖擊我國輪胎產業,國內輪胎市場將會陷入無序競爭的漩渦。”一位業內人士說。
“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點要立足國內。要集中精力解決國內的舊胎問題,決不能為他人做翻新舊輪胎的事情。”三角集團董事長丁玉華表示。“在國內產生的廢舊輪胎都沒有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去進口國外的廢舊輪胎,于情于理都行不通。堅決不能因為個別人的私利讓中國成為世界垃圾的處理廠。”中橡協輪胎分會有關負責人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