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車市在過去的一年逆勢飄紅,以1379萬輛和1364萬輛的產銷量躍居全球第一。與此相伴的是,汽車投訴也在不斷增加。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車人網、清華汽車工程研究院最近聯合發布的《2009年度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顯示,相比2008年,2009年投訴總量上升39.7%。值得關注的是,各項投訴中綜合性投訴增加明顯,就是說消費者的投訴同時包括質量和服務雙方面問題。
與此前相比,最近一年中使用半年以內的新車投訴呈上升趨勢,新買的車就頻繁出問題,給越來越多的車主帶來煩惱。此外,在車主的各種投訴中,涉及經銷商服務方面的投訴糾紛也日益增多,這說明車主們在購買、維修和保養車輛時,日益關注服務的“軟環境”。同時也表明,隨著汽車銷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及經銷商開始出現服務方面的漏洞。
召回規模創歷史紀錄
最近一段時間,豐田汽車引發的 “召回門”正在全球蔓延,不僅日系車接踵觸雷,頻繁出現的召回信息也在不斷沖擊著消費者的神經。諸如剛買不久的新車頻繁出現各種毛病;問題新車開回4S店反復維修,但屢修不好;某品牌新車集中出現質量問題……這類信息在過去一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著。
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日前發布的《汽車召回制度回顧與展望》顯示,《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實施5年來,我國共召回車輛321萬余輛。其中,2009年的汽車召回次數和數量均創歷史新高。無論從召回次數還是數量上看,2009年在中國汽車召回史上創了新高,汽車大小品牌無一幸免。
跨入2010年,召回仍在繼續。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召回所涉及車輛多為上市不久的新車型。
今年2月3日,東南汽車發布召回信息,召回1197輛剛剛上市不久的藍瑟翼神。無獨有偶,兩天后長安鈴木宣布召回2009年7月6日至2010年1月17日期間生產的新奧拓車型,總計10326輛……
雖然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汽車企業主動召回是企業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但作為剛上市的兩款新車,進行大范圍的召回,畢竟不是消費者所愿意看到的。
售后服務投訴增長
新車質量問題頻發,同時也從側面導致了消費者對經銷商售后服務投訴率的膨脹。記者在統計的各類消費者投訴中發現,過去的一年里涉及經銷商服務的投訴糾紛比較大,且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保修期內車輛出現故障,因各種原因無法徹底解決,以致拖到保修期后需自費維修,這點引起了車主們的強烈不滿。
記者采訪多位市場人士后獲悉,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是新車出廠時就存在質量隱患。
新車出廠時存在隱患讓消費者惱火,更讓經銷商們頭疼。某品牌幾款車型同時搭載了同排量帶“T”(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實際上發動機存在設計方面的缺陷從未得到解決,但是為了搶占市場,帶著毛病的車還是成批到店了。維修專家們稱,新車出廠時就有的隱患在使用后表現出來,經銷商通過維修很難徹底解決。“可以想象,出廠時就存在問題,我們再怎么修也是治標不治本,就算修好了也容易復發。”一位合資品牌經銷商的售后服務經理告訴記者,這類從“胎里”就帶來的毛病車最難修,好一點的辦法是換件,但廠商往往不愿意換,只是一味地讓經銷商們修。
“這樣的反復修理消費者不滿意,我們也很苦惱。”該經銷店的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其實比消費者更希望廠家能夠提供“健全”的車。
此外在調查中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現在銷售人員的態度越來越差,服務沒有以前那樣周到熱情。對此問題,大多數經銷商很坦誠地承認的確如此,且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店里的員工人數是固定的,但車越賣越多,難免會帶來服務不周。
據悉,絕大多數品牌經銷商采用的是專人負責制銷售辦法,就是每個銷售人員都有自己負責的客戶,客戶車輛從售出到售后,有問題都是直接與指定銷售人員聯系。在銷售出現爆發式增長后,各銷售人員手中的客戶量較過去有了成倍甚至幾倍的增長,所以難免出現重點接待新客戶而怠慢老客戶的現象。
老客戶更要用心維護
在銷售利潤的驅使下,即使新車問題頻發,但賣車依然是各4S店的工作重點。記者采訪后獲悉,很多品牌車型的銷售人員最近大半年幾乎都放棄了休假,每天不斷重復地忙著接待新客戶,帶客戶辦理購車手續……不過,正是在賣車量不斷提升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老客戶也開始有了不滿。
記者在一家廣州本田4S店隨機采訪了幾位來店維修保養車輛的老客戶,大家普遍稱,過去每次來都會和他們聊上幾句的銷售人員,現在已說不上話。
很多老客戶都可以理解他們熟悉的銷售人員的忙碌,但也有很多消費者表示了不滿。如一位車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來店保養之前他就給自己熟悉的銷售人員打了電話預約,但是到了之后,卻被告知沒有預約,原因是該銷售人員忙起來給忘了。除了劉先生這類的小狀況,還有很多消費者投訴稱,銷售人員賣車時熱情,交了錢提車后就怠慢。辦手續拖拉、車輛出現問題不積極辦理維修……諸如此類的投訴增速很快。
專家稱,車輛銷售暴增帶給經銷商利潤的同時,也的確讓銷售人員們比以前忙碌很多,如此導致怠慢消費者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為了更多地賣車而忽視已經買了車的客戶,就是態度問題了。“如何協調好對新老客戶的服務問題,是所有經銷商都要面對的課題。”一位專家表示,新客戶固然重要,但經銷商們只有把握住了老客戶,才能穩定發展。“畢竟,更多的新客戶是靠這些老客戶口碑相傳帶來的。”該專家這樣說。
重品質重信用是根本
去年中國車市逆勢增長40%以上,一舉沖破1300萬輛大關,驚人的成績讓業內對中國車市的表現充滿期待。然而,由于車市嚴重供不應求,幾乎所有廠家都把精力放在了解決產能限制上,生產車間不停地加班加點,廠家難免對新車質量有所松懈,在這方面連豐田都遭了殃,由此看來,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汽車質量問題已成為汽車業首要解決的難題。
“只有注重服務的廠家才有長久發展的潛力,如果只看眼前的利益,日后遲早要吃虧。”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分會會長蘇暉告訴記者,2009年的中國車市是任何一個廠家都不愿放過的大好時機,但有些廠家和經銷商就開始盤算如何多賺取一些眼前的利潤,如加價提車、加裝裝飾提車、誰加錢多將車賣給誰等,一系列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做法開始出現……
新華信汽車營銷副總經理郎學紅表示,由于去年國內車市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幾乎所有的廠家都在抓銷量,對售后服務上的投入力度不足,從而導致投訴的增加。“如果想要長久的發展,廠家除了滿足新車市場的需求外,必須加強自身的售后服務水平,并提供足夠的公信力。”郎學紅說。
此外,對于大多數車主來說,汽車出現問題后,很難區分是自己的責任還是廠家產品的質量問題,而某些汽車企業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但為避免召回損失,經常會刻意隱瞞,只是維修并不提賠償的問題。
據中國質量檢驗聯盟秘書長、中檢華納質量技術中心總經理尹建軍分析,消費者在遇到汽車質量問題糾紛時,難免涉及技術鑒定問題,這時消費者一般會尋求第三方檢測,但這經常會導致廠家不承擔較高的檢測費用。對此,尹建軍認為,除了國家相關部門建立公益性的汽車檢測機構,加快企業的質量信用體系建設也不失為一種避免問題的方式。企業信用等級不僅對企業自身的產品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汽車企業的信用也有評定作用,這將有效地防范與控制企業的質量信用風險。
總之,在汽車行業爆發式增長的今天,只有更重產品質量、服務品質的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穩健的發展,否則早晚要被淘汰出局。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