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我國輪胎市場增長很快,除了2008年因金融危機的影響略降2.2%以外,06年、07年、09年三年的增長率均達到2-3成,2009年增長19.9%,年產量已達6.55億條。
通過分析對比,我們發現,輪胎產量與汽車保有量的比率較為固定,每年大概保持在10%多一點,如2009年輪胎產量為6.55億條,當年的汽車保有量為6288萬輛,其比率為10.4%。
消費者對輪胎關注度較高
據近期新華信聯合愛卡網針對千逾名消費者的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輪胎的關注度較高,87%的被訪者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愛車的輪胎品牌。其中又以米其林、固特異、韓泰最為知名,三大品牌均有超過15%的被訪者認可。
中國市場上輪胎品牌可分為三大陣營
根據知名度的高低,我們把中國市場上輪胎品牌劃分為三大陣營,知名度最高的第一大陣營為:米其林、固特異、韓泰;第二大陣營為:普利斯通、錦湖、鄧祿普;第三大陣營包括:橫濱、大陸馬牌、回力、三角、瑪吉斯、佳通。
值得關注的是,知名度最高的三大品牌均為以外資為主的合資品牌,也就是說合資品牌占據著中國輪胎市場的主導地位。
各個品牌在不同細分市場知名度存在差異
各個品牌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側重有所不同,有些品牌有著明顯的重點市場。
相對來說,普利斯通、橫濱和大陸馬牌的知名度隨著車型級別的升高而增加,市場重點在高端市場;而三角、佳通輪胎剛好相反,市場重點在低端市場;其余品牌知名度基本呈正態分布,即中間級別高,兩段級別低。
從不同城市級別來看,隨著城市級別的降低固特異、普利斯通、大陸馬牌輪胎的知名度也在下降,上述品牌的市場重點在一、二線城市;相反,三角輪胎的認知度隨著城市級別的降低而升高,市場重點在小城市。
從被訪車主的年齡來看,韓泰、鄧祿普、大陸馬牌、雙星輪胎的知名度隨著年齡的升高而降低,年輕用戶是上述品牌的市場重點;而回力、雙錢輪胎的知名度隨著年齡的升高而降低,中年用戶市場是重點。
消費者輪胎養護認識
此次新華信聯合愛卡調查結果顯示,在眾多的愛車冬季保養項目中,消費者對輪胎養護的重視程度排在第三位,但是比例不高,僅為8.3%。占比較高的前兩項分別是“保養發動機及冷卻系統”、“更換各種油液”。
在冬季,輪胎橡膠會變硬而且相對較脆,摩擦系數會降低,所以輪胎氣壓不可太高;同時,由于外部氣溫低,如果輪胎氣壓過低,會加速軟胎老化。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在進行輪胎冬季保養時,“檢測胎壓”已成為眾多車主的共識;其次為“清理輪胎內雜物”。
全球輪胎品牌十強中國圈地 市場競爭激烈
近年來,外資輪胎公司在華發展戰略的重心就是擴張,這一點即使是在金融危機和輪胎特保案之后也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國輪胎公司,已紛紛落戶中國。本土國有重點輪胎企業,已有50%被外資并購。國內子午胎市場80%以上的份額,也已被外資輪胎廠商侵蝕。
受汽車銷售量快速增長的刺激,中國輪胎市場需求出現強勁增長,這是其在中國不斷擴張的驅動力。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外資輪胎企業已不滿足于僅給整車廠配套,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潛力更大的國內汽車后市場。
1994年9月,美國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捷足先登,率先來華投資建廠,創建了大連固特異輪胎有限公司。2000年,固特異成立了中國市場上第一家一站式服務的輪胎專營形象店——固特異金鷹店,要求具有幾乎全部汽車維修保養功能,對占地和各種機械設備、技術工人都有比較嚴格的標準。
2003年,米其林首次將其全球專業化、標準化的馳加服務網絡引入中國。通過專業的管理體系,使輪胎銷售店從服務、輪胎提供以及店面裝潢都統一規范,類似汽車銷售的4S店。米其林馳加店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店面數量超過500家。米其林努力打造馳加這一連鎖渠道品牌,而不是米其林的品牌。
普利司通于2005 年7 月在國內開業了第一家以“車之翼”命名的輪胎銷售服務連鎖店。車之翼目前在全國有近200家店鋪。
在出口形勢因特保案惡化后,中國輪胎依靠國內市場的旺盛需求渡過了去年的難關,但眼下面臨跨國輪胎巨頭的步步緊逼,本土輪胎企業的生存空間無疑將進一步惡化。(劉維東)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