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車市異常火爆,銷量一舉突破一千三百萬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大國。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財富的增長,居民的汽車需求迅速放大,汽車銷售渠道已經下沉到三四級城市,4S店數量激增,截止到2009年12月份,全國4S店已達一萬三千余家?;勐斷嚢资献⒁獾?,這些遍布全國的4S店從最初的群雄逐鹿、各自為戰,逐漸整合并發展出幾股強勁勢力,其觸角不但遍布全省,甚至延伸至鄰省,由此割據局面初具規模。
與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的興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滯后,秩序混亂,遠未形成市場規模,更枉論集團化經營,產生的利潤甚為單薄。按照國際上通行的說法,汽車后市場所產生的利潤大約是其前市場的二到三倍。在美國,汽車后市場服務業被譽為“黃金產業”;在歐洲,汽車后市場也是汽車產業獲利的主要來源。據有關統計顯示,從銷售額看,在國外成熟汽車市場中,零部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務占33%。反觀我國目前汽車市場重銷售輕售后的現狀,在我國汽車市場中,零部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務占12%。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汽車銷售額中,制造商的比重依然偏大。我國的汽車后市場尚未完全得到開發,存在巨大潛力。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相關產業政策的調整與完善,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車后市場發展迅猛,市場前景十分看好。中國潛力巨大的汽車后市場受到業內越來越多的關注,不但強烈吸引著國內各大汽車經銷商集團的目光,國外汽車后市場的行業巨頭也都紛紛進駐中國,可見我國的汽車后市場在可以預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競爭將十分激烈。不過,由于國外行業巨頭進入中國市場較晚,在汽車潛在消費群體中尚未形成品牌意識,我國各大經銷商集團應當在基本完成汽車銷售網絡布局的前提下,依托其充裕的資本、豐富的人才儲備,充分發揮其本土化優勢,抓緊良機,大力開發,及時搶占中國汽車后市場。
中國的汽車經銷商集團相對與國外行業巨頭的優勢主要在于其對中國市場的了解與勢力范圍的既定;相對于零散的汽車售后服務店而言,汽車經銷商集團具備資本優勢和品牌優勢。所以,我國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具備與國外行業巨頭抗衡的天時和地利,能夠高效率地整合國內汽車后市場的服務資源。那么經銷商集團該如何布局汽車后市場呢?慧聰鄧白氏認為,我國的汽車經銷商集團應充分發自己的相對優勢,立足于自己的強勢區域,打入當地汽車后市場,在營銷中不斷積累經驗、汲取教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待這一模式發展成熟后,將成功模式復制到周邊區域,直至覆蓋全國。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