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富華勤橡膠工業集團(簡稱華勤)董事長牛宜順正“密謀”將兩個心愛的“女兒”——山東安能輸送帶橡膠有限公司(簡稱安能橡膠)和諾華生物工程公司(簡稱諾華生物)“嫁”出去。
“今年上半年,諾華生物創業板將完成上市;2011年安能橡膠也將在香港或紐約上市。”在日前舉行的2010中國與全球經濟暨華勤高端對話論壇上,牛宜順對集團的下一步資本運作顯得胸有成竹。
2009年的大獲成功,讓牛宜順有了“氣吞山河”的膽識——2009年,華勤集團提前4個月完成全年銷售收入破百億元的目標,主要經濟指標翻番增長。
尋找投行謀上市
“和摩根士丹利等幾家都談過,但尚在初步階段,沒有確定最終與哪家投行進行上市合作。”華勤橡膠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姜慶和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安能橡膠上市不是問題,不能確定的是上市地點,在美國還是在香港。
安能橡膠由華勤集團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固特異工程橡膠合資組建。2007年8月,凱雷以14.7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固特異集團工程產品部的收購,2007年11月,銀河德普膠帶有限公司與原固特異工程橡膠合資,成立了安能橡膠。安能橡膠年生產能力4000萬平方米,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國內外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工業用輸送帶制造企業。
“過去兩年,安能橡膠輸送帶發展迅猛,去年銷售額達19億元,年增長率在15%-20%之間。”
除此之外,姜慶和透露,華勤全資子公司諾華生物創業板上市也已“板上釘釘”,只等上市時機。
國際巨頭助崛起
“一家民營企業,與世界三大500強合作,并且合作得相當愉快,在中國絕無僅有。”牛宜順毫不諱言,與凱雷資本、固特異和倍耐力的合作,帶動了華勤騰飛。
“去年中美輪胎特保案對倍耐力的出口沒有任何影響。”牛宜順表示,即使美國將稅率提高35%,對高端產品折算下來只提高15%的成本,對于生產高端產品的倍耐力公司是可承受的。“我們利用了倍耐力的全球渠道,靈活機動進行國際生產調配,巧妙地規避了特保案帶來的風險。”
然而,在三大巨頭為華勤“護航”的同時,牛宜順也付出了代價,在與固特異和倍耐力的合資中,兩家外資都絕對控股,占60%,華勤都只占40%的股權。
對此,牛宜順有自己的理解:利用外資的科研、產品、技術優勢,搶先占領產品市場份額。“發展比控股權更重要。走強強聯合之路,縮短與世界巨頭的差距。”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外資對華勤的助推力不可或缺,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助推力”恐怕會變成“控制力”,華勤的未來很可能不能自主。
據了解,凱雷控制著安能橡膠對固特異的品牌使用權,安能橡膠可以免費使用該品牌12年,此后,將按一定比例收取費用,這無疑是一種隱患。
對此,姜慶和表示,風險并非沒有,但他強調,“還有12年時間,現在想這個問題為時過早,到時自有解決之法。”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