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際金融危機,企業現金流普遍吃緊,加之國際市場的萎縮,中國輪胎行業可謂產、銷兩頭受阻。
美國、巴西剛剛通過了針對中國的輪胎特保案,且很可能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更增添了中國輪胎行業產能過剩的煩惱(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數據,我國生產的輪胎有40%用于出口,其中三分之一到美國,去年超過了4600萬條;按美國35%的懲罰性關稅計算,對我國輪胎行業的沖擊難以估量)。
迫于國際金融危機與特保案的雙重壓力,國內部分合資輪胎企業正加緊向越南、馬來西亞等生產成本更低,又無關稅壓力的國家實施“生產線轉移”,這對中國輪胎行業的發展簡直是釜底抽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