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佳通輪胎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每一臺生產設備前,都有技術工人專注地工作著。硫化車間硫化工張建斌告訴記者,每月工資能拿到1800元。難以想象,就在5個月前,車間里的部分設備罕見地停止了運轉。
去年9月份之前,佳通輪胎實現銷售收入18.99億元,實現利潤1238.45萬元。但進入10月份以后,佳通輪胎的銷售業績直線下滑。“一夜之間,我們生產的輪胎沒人要了,庫存急劇增加,工人沒有活干。”佳通輪胎成型車間主任趙海斌談起當時的境遇仍心有余悸。
佳通輪胎何以在短短5個月走出困境?“這完全得益于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產品結構優化調整及以新產品為主的以銷定產。”總經理張光華道出其中秘訣,輪胎行業要想走出困境,必須立足自身、依靠技術進步才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面對前所未遇的嚴峻形勢,佳通迅速調整思路,決定根據市場需求以銷定產,并借機加大員工培訓力度,對4000余名員工進行 “充電”,沒有一人被推向社會。盡管身處困境,但在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和春節期間,企業毅然兩次為每位員工發放獎金2600元,僅此一項,支出就達1000多萬元。
在技術上加速升級,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則是佳通輪胎戰勝危機的一大利器。春節放假期間他們安排技術人員設計研發了14個規格的農業胎產品,今年2月、3月份斜交胎的產、銷量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4%和19.3%。通過技術創新,佳通輪胎消化了各種不利因素。
“從今年2月份開始,從每天外銷6000套慢慢恢復到現在的日銷1萬多套,基本接近全鋼胎與斜膠胎的每日產能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