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在上海舉辦的“全球管理論壇”正值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140億美元救援計劃待產之前。
米其林亞太區(轎車及輕卡輪胎生產線)總經理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逸夫(Yves Chapot)希望美國汽車救援計劃能夠順利得到落實。作為在汽車產業鏈中重要的環節—輪胎制造商,米其林雖然有自己堅持的戰略計劃,但是產業鏈上的任何動蕩,都將影響到米其林在中國的發展節奏。
并不熟悉中文的夏逸夫,仔細傾聽著“全球管理論壇”前三輪激烈的東西高端對話,他相信這有助于他多方位地了解當前中國經濟的宏觀面。
第四輪對話前,主辦方交給夏逸夫的演講主題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謀變”。
在臺上,夏逸夫回顧了過去米其林在中國的管理變革后,表示:“在中國,我一直是給自己這樣的一個挑戰,就是把米其林中國公司變成一家中國化的企業?!?
就在夏逸夫演講后不到一周,美國汽車救援計劃終于在美國眾院通過。但是,12月12日卻又因為工會不愿降薪,遭到了參院否決。其中,通用已經開始聘請律師申請破產保護。
對此,寶馬公司CEO諾伯特 · 雷瑟夫表示:“大型車商垮臺將直接影響產業鏈結構?!倍鳛槊灼淞旨瘓F高管的夏逸夫更擔憂—正席卷全球汽車產業各關系鏈的裁員風暴,隨時會對中國產生威脅。
現在令夏逸夫最擔心的是,中國汽車市場在2008年1至11月,銷量同比增幅自2005年7月以來首次低于10%,這就意味著,作為避風港的中國汽車產業市場正在加速下滑,不過,相對其他負增長區域來說,夏逸夫借用中國2009年的宏觀經濟戰略目標表示:“我的任務就是要保增長?!?
由于歐美汽車市場持續萎縮的壓力,米其林母公司對夏逸夫的要求是:在中國市場要實現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增長。
那么,夏逸夫如何打好這張“中國牌”?
翻開“中國牌”
挖掘本土百年品牌回力輪胎,打造一張米其林的中國臉譜—這是夏逸夫的第一張“中國牌”。
在中國市場,米其林有三大品牌:米其林、百路馳和回力。共同占據輪胎市場20%份額。和前兩大世界品牌相比,米其林在2001并購的回力更適宜本土作戰。
2005年9月,夏逸夫舉家遷至上海,出任集團中國董事長。但擺在夏逸夫面前第一難題是—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合資)雖然歷經技術輸入,但虧損額高達2億元。
禍不單行的是,就在夏逸夫著手解決回力戰略定位的時候,當年,夏逸夫還突然失去了一位對他職業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上司朋友—集團的家族繼承人愛德華·米其林,在一次船難中不幸辭世。
愛德華對夏逸夫有知遇之恩。夏逸夫擔任米其林(中國)董事長就是來自愛德華的親自任命。之前,夏逸夫是公司亞太區的卡客車輪胎高級副總裁,而愛德華則有意借夏逸夫對該領域的領導能力,擴大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地盤”,當然,愛德華對夏逸夫的期望不僅限于此,酷愛中國文化的愛德華,更希望夏逸夫改變米其林在中國的外來形象,成為一家中國化的公司。
夏逸夫對《經理人》回憶說:“企業在后愛德華時代,過去既定的中國經營戰略沒有改變。這鞏固了米其林中國公司的信心。”
如何扭轉回力長期虧損的局面?
“堅持‘走中國路’”,這是夏逸夫當時對回力的重要定位。具體采取了如下雙向調整:
在內部,之前米其林和回力的生產量比例為3:7,“上海的產能尚未完全釋放”。夏逸夫的解決辦法是,把原來回力的出口由米其林來替代,并在生產分配、物流供應上重新布局。這些措施在2005年收到了成效?;亓Φ奶潛p額比上年減少了一半,從2億元降到了6000萬元?!拔覀儸F在基本上可以做到持平?!毕囊莘虮硎?,“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力,提升了上海這家輪胎廠的業務增長量?!?
在外部,夏逸夫還對回力的定位做出了調整,從以前的專業司機人群向更廣泛的非專業人群擴展。同時向市場推出“回力奇兵24小時輪胎免費救援服務”。目前,注冊用戶已近10萬。
在對回力的戰略調整中,夏逸夫意外地發現,服務帶來的市場價值大于產品調整。
用增值服務拼對手
在夏逸夫看來,對后愛德華時代“中國化”戰略調整的第二張牌就是:服務創新。
“坦率地說,在2005年,我絕對想象不到中國僅僅只用了三年就成為了全球第二大轎車市場?!毕囊莘蛘f:“企業過去的一個明確思路是求穩不求快。但顯然在中國,需要跟上市場節奏了,核心就是要加速推進服務升級。”
受全球大環境影響,中國汽車配套市場獲得的利潤加速減少,輪胎生產商們正在將戰略重點向輪胎替換市場轉移。
在前柯達中國民用影像產品部總經理曾新生加盟固特異之后,部分原“米其林馳加店”的經銷商開始投入固特異懷抱。另一家競爭對手普利司通,計劃在2010年開設全國500家最高級別零售店“車之翼”。攻勢面前,夏逸夫怎么辦?
夏逸夫采取一手強攻門店、一手推進服務創新的兩手進攻策略。
夏逸夫依靠三大品牌與3500個零售商合作,其中馳加店有500家;另外,建立起廣泛的卡客車輪胎服務網絡,其中包括1800家卡客車輪胎銷售服務中心。
相比硬競爭,夏逸夫更注重的是服務創新?!拔蚁M梅战o消費者帶來新的回報?!毕囊莘蚋嬖V《經理人》。
受當初對回力的中國式服務項目的績效啟發,米其林在中國創新性地推出“隨你行”24小時道路救援服務?!半S你行”雖然借用歐洲、巴西經驗,但是在中國市場大有改變,其中包括免費24小時道路救援計劃、免費定期輪胎保養提醒等服務。
績效如何?“截至2008年6月為止,‘隨你行’會員已經達到50萬,服務覆蓋了200多個城市。”夏逸夫表示這是“堅持‘走中國路’”的戰略延伸。
雖然米其林集團尚未公布其去年的財務報告,但其去年上半年業績卻顯示:實現8.6%的運營利潤率,銷量增長2.0%。凈收入4.3億歐元。
夏逸夫說,實際上其中國的核心戰略是與集團的“地平線2010”戰略目標一致的。
“‘地平線2010’是一項集團的全球戰略,旨在通過費用精簡、服務創新于2010年之前減少15億~17億歐元左右的支出。”夏逸夫解釋說:“就應對目前經濟危機來說,‘地平線2010’更是一個高度的前沿戰略,幸運的是,我們這個戰略提前了?!?
決勝中國的底牌
“米其林決勝中國要靠本地的人才?!边@是夏逸夫攤開“中國化”戰略的第三張牌。
“如果說我們不能夠開發本地人才的話,是不可能讓一個跨國企業變成中國化的企業?!边@是夏逸夫在“全球管理論壇”上演講的結尾。
夏逸夫其實是一位沒有奢侈愛好,同時又很樸實的法國人,在上海辦公室,除了會議室之外,近百個辦公桌沒有一個隔斷,即使夏逸夫也和員工一樣,辦公桌椅連著的是秘書的座位。
目前,米其林中國雇員有5000人之多,但是夏逸夫并不看重數量而看重素質。
當初成立上海米其林回力的時候,外方員工占5%;而在95%的中方員工中,約有90%來自原國有企業,約10%為新招員工。員工間文化素質的差異給新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壓力。
夏逸夫接手企業后,實施職業發展流程評估(PDR)和年度評估(APR)。米其林中國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全部來自內部晉升,而員工流失率還不到市場平均水平的一半。
現在,夏逸夫對自己最迫切的要求就是中文水平熟練起來,以便更直接地和中國團隊溝通。
附文:
米其林與固特異:針尖對麥芒
過去,跨國輪胎集團在中國的投資和經營主要是生產型,而現在,受經濟危機影響,不僅要削減生產計劃,更在積極謀求新的中國戰略的調整。
在夏逸夫任職的四年,米其林中國已經在原來的上海和沈陽2家輪胎廠基礎上,又增加了2家配套企業(在上海的鋼絲廠和翻胎廠),累計投資達4.5億美元。但是,米其林中國目前也正在積極謀求戰略調整。其最重要的就是服務創新,但是也不能忽略對手的存在。
在本土,固特異與米其林的產品不僅是針尖對麥芒,而且在創新服務上更是此消彼長。差異在哪里?米其林的優勢更多的建立在如何貼近和洞察消費者、建立和推廣一種消費模式上,而固特異的優勢則更多的體現在橡膠制品本身的產品質量和技術上。
不過,對于米其林先一步的創新服務,固特異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 · 齊根表示了其贊賞態度:“我很欣賞米其林,它在中國的發展,要比我們公司快。特別是在零售服務模式上,做得非常出色?!?
現在,固特異正在積極給“汽車保姆計劃”增加新的內容,消費者無需購買固特異輪胎,只要到指定的固特異品牌零售店進行登記就能成為會員,享受四大會員免費專享服務,而米其林“隨你行”則設定了購買條米其林才能入會的門檻。米其林正面臨新的挑戰。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