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國產賽事胎成功登上了全球頂尖汽車賽事的舞臺。
FIA國際汽車聯合會官網披露的名單顯示,2024年賽輪正式成為國際汽聯賽事輪胎供應商,為其旗下眾多國際職業汽車賽事獨家提供賽事輪胎。這是中國輪胎首次拿到國際汽聯的“入場券”,也是中國賽事胎躋身國際賽場的里程碑事件。
是速度與激情,更是夢想與襟抱
說起“賽車”,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誠然,F1確實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但汽車賽事遠不止于此。
汽車賽事起源于1902年,由國際汽聯最初發起。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球的職業汽車賽事主要分為方程式和房車賽兩個類型:方程式包括F4、F3、F2、F1,房車賽則包括TCR、GT和原型車。
“汽車賽事”,毫無疑問和汽車發展是緊密連接的。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賽事車輛從一開始采用V8發動機,到應用渦輪增壓、空氣動力學,再到出現混動、電動技術,這些技術在逐漸成熟之后,都被運用到了民用車輛上。可以說,汽車賽事實際上扮演的是汽車企業新技術試煉場的角色,不斷推動著汽車文化的變革。
而賽車發展史上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篇章——輪胎。作為賽車直接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輪胎對車輛時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針對不同的溫度、路況、賽道,賽事胎的花紋、配方和尺寸都要相應地調整,倒逼著輪胎性能的變革和提升。
對輪胎廠商來說,充滿速度與激情的賽道是最為殘酷的試驗基地,同時也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展現產品實力的絕佳平臺。然而,縱觀當前的頂尖賽事,能夠為賽事車輛提供比賽用胎的多為國外品牌。
隨著民族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雙重覺醒,越來越多中國輪胎品牌主動入局,試圖在全球賽事胎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在這波“覺醒大潮”中,賽輪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車輪轍印,見證追夢之路
時鐘的指針撥回到2017年4月,彼時賽輪賽事胎項目組剛剛成立。以參加D1飄移賽為初步目標,踏上了賽事胎追夢之路。
艱難開局,他們逆風翻盤
2017年,賽輪用一整年的時間實現了飄移胎的自主創新研發。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從輪胎結構配方的研發,到生產煉制的調試,再到尋找車手合作測試,賽輪賽事胎項目組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數不勝數,但他們卻從未想過放棄,而是總結經驗、迎難而上。
最終,在2018年4月,賽輪如期完成產品研發,順利參加了D1飄移賽,并且在當時的5站比賽中,賽輪車隊排名不斷上升,最終收獲了4個單站冠軍,并獲得了全年的單獨冠軍。在D1飄移賽歷史上,還沒有其他首次參賽的車隊能夠拿到這樣的成績。也正是賽輪在D1飄移賽的突出表現,讓賽輪更加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賽事胎,相信中國人也可以做出頂尖的賽事胎!
2018年D1飄移賽,賽輪首次亮相
2019年開始,賽輪踏上了國內外各類賽事征程。在FIA IDC、D1GP、CDC、DCGP、FDJ、CJ SUPERRACE、環塔、絲綢之路大越野等全球著名汽車賽事上,賽輪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成功經驗的積累和鼓舞下,賽輪有了更大的目標——做競速胎,做讓世界認可的競速胎!
奮勇爭先,他們堅信中國輪胎做得到
從飄移胎到競速胎,看似都是賽事胎,實則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飄移胎的靈魂在于“漂”,需要具備更強的剛性,同時輪胎的抓地力也要更大,這與民用胎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因此飄移胎的研發可以借鑒民用輪胎的經驗。
競速胎則截然相反,追求的是“輕量化和負載強度”,只有輕才能跑得快,入彎剎車出彎的時間更短。如果說飄移胎是民用胎的優化,那么競速胎則是完全全新的研發思路。
事實上,在汽車賽事領域,賽輪并不是最早一批入局的中國輪胎品牌,但直至今日,大部分國內輪胎企業“卷”的還是飄移賽。能夠進入職業汽車賽事的,只有賽輪。賽輪是唯一進入到國際汽聯FIA供應商體系的國產輪胎品牌,也因此是唯一有資格和國際賽事合作的國產輪胎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有資格和國際賽事合作”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和國際賽事合作”。在成為職業汽車賽事供應商之前,賽輪還歷經了多輪嚴格測試,同多品牌共同競爭。在專業測試中,需要在同樣的賽車上裝上不同的輪胎,由同一位職業車手駕駛車輛,檢驗輪胎性能傳輸的穩定性、性能的衰減程度、輪胎的安全性,短距離的圈數以及長距離高速行駛的穩定性等,最終經過專業評定,選擇性能更好、更穩定、轉速更快的賽事胎來服務賽事。
目前,賽輪已經實現為F4和TCR這兩個職業賽事里面的基礎賽事提供成熟的賽事產品。即將正式開賽的2024賽季F4方程式中國錦標賽,賽輪也將作為官方指定輪胎為賽事保駕護航。就在3月19日的季前測試中,賽輪旗開得勝,小將劉瑞祺在賽輪PF01賽事胎的加持下,以1:46.001打破寧波國際賽車場方程式-F4的圈速記錄。
對于在賽事胎這條賽道上爭相競逐的大部分輪胎企業而言,進入職業汽車賽事是難以企及的領域。但如賽輪這樣,最終能夠脫穎而出成為職業汽車賽事供應商的品牌,靠的唯有實實在在的產品硬實力。
從賽道到街道,是力量的延續
從民用胎到飄移胎再到競速胎,賽輪以持續創新研發實現一次次突破,背后是研發、制造等硬實力的支撐。而這些在國內外頂尖賽事中積累的豐富技術經驗和成果,對于民用輪胎的發展至關重要。
據了解,賽輪擁有一支專門負責研發賽事輪胎的團隊,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將高性能輪胎的制作技術沉淀下來,這些技術標準和技術方法將被應用于民用車胎的研發設計與制造,以此為全球消費者打造具備賽事基因的高質量民用車胎,全方位提升廣大車主的駕乘體驗。
賽輪,領航中國輪胎的“賽車夢”
如今,伴隨著一次次在國際賽場上的優秀表現,賽輪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外汽車賽事的認可與選擇。“我們通過自主創新研發,突破“卡脖子”難題,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讓中國輪胎走到更高的高度。當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站上國際汽車賽事賽場,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價值感和民族自豪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做賽事胎的原因。”談及為什么堅持自主研發賽事胎,賽輪賽事胎研發負責人表示,這是賽輪作為一個民族輪胎品牌,向世界傳遞中國民族品牌形象的自覺擔當。
同時,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和汽車文化的發展,賽輪也在致力于為中國汽車文化的建立和發展做出貢獻。據透露,2024年賽輪不僅會和中國方程式合作,還會和韓國“CJ SUPERRACE GT CLASS”賽事、TCR亞洲杯、中國場地職業聯賽、領克職業挑戰賽等職業賽事進行合作,合作范圍也有望從賽車領域擴展到民用車等領域。
結語
有膽量直面質疑,才有機會甩掉質疑。當中國需要一個能夠彰顯自己汽車文化的輪胎界代表時,賽輪拿著國際汽聯的入場券,站在了世界面前;當中國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輪胎品牌,在國際賽場展現“Made in China”的含金量時,賽輪將國產賽事胎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在賽事胎領域,賽輪用七年的時間,以“創”與“闖”走過了很多胎企幾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走完的路。我們也期待,未來賽輪持續以連接賽道與用戶的前沿技術,為其它國產輪胎品牌樹立標桿,引領中國賽事輪胎創新,推動中國汽車文化發展,譜寫新質生產力時代的賽輪篇章!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