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十屆四次理事(及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第十九屆中國橡膠年會在山東青島盛大啟幕。本屆會議主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 共建可持續未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高級副會長、主席團企業執行主席,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賽輪集團名譽董事長袁仲雪在大會論壇上作題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共建可持續未來》的主題報告。
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大趨勢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我國橡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袁仲雪在報告中首先從新型生產原料、新型生產工具、新型勞動者隊伍和新型生產關系等方面詮釋了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以及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區別。
袁仲雪認為,從1988年首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再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必須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這些論斷表明,科技創新是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能,這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推動橡膠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如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袁仲雪指出,一是生產原料要向新型轉變,要在新材料、新工藝上不斷取得突破,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二是生產設備向新型升級,要將全工廠生產系統升級為5G+工業互聯網系統;三是勞動者團隊要向新型升級,沒有積極性的團隊就沒有創新,就沒有新質生產力;四是塑造、適應新型生產力,要從分配機制、企業文化、價值實現等方面著手,創新生產關系,在這一過程中,不同體制的企業各有優勢,關鍵在于企業的決策能否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會上,袁仲雪發布了賽輪集團可持續發展目標:輪胎產品中的可持續材料含量2030年提高到40%,2050年提高到100%;到2030年,單位產品能耗較2022年降低30%;到2030年,單位產品碳排放較2022年降低30%。
展望未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打開高質量發展之門的“金鑰匙”,也是引領我國橡膠行業現代化轉型的“航向燈”。袁仲雪在發言最后,提出了對行業發展的美好希冀,“希望企業能夠利用自身優勢,早日走上新質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世界橡膠行業貢獻中國力量!”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