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德國工會(IGBCE)和勞工委員會簽署宣言,呼吁聯邦政府采取措施保護德國輪胎行業,包括支持對中國輪胎制造商征收反傾銷稅。
在3月8日簽署的4頁的宣言中,來自工會IGBCE和地方工作委員會的約40名代表呼吁政界人士為該國輪胎行業的生存“創造正確的條件”。
在Kassel舉行的為期兩天的輪胎工廠會議上簽署的這份文件指出,德國輪胎行業仍有可能賺大錢。
IGBCE董事會成員Francesco Grioli表示:“我們希望輪胎在德國作為一個工業基地仍然是一種高科技和面向未來的產品。此外,德國在地理位置上提供了知識、經驗和技能等優勢,這些優勢不應被拋到窗外。” IGBCE援引米其林和固特異去年宣布的工廠關閉計劃稱,德國輪胎行業正受到威脅。報告指出:現有的12家輪胎工廠中有4家將在未來幾年關閉,總共將失去3300個工作崗位。
聲明稱,米其林的案例與歐洲市場上主要源自中國的廉價卡車輪胎明確相關。它補充道,這種卡車輪胎即使翻新成本要低得多,也低于德國的生產成本,無法與當地輪胎公司匹敵。
IGBCE表示,它已提出參與歐盟延長和擴大對此類產品的反傾銷稅。另一方面,固特異的管理層將德國的高成本和產能過剩作為其關閉的原因。與此同時,IGBCE表示,固特異去年一再強調,它不需要減低價格。
Grioli表示,對我們來說關閉和搬遷工廠不是一個可信的戰略。我們知道,與此同時,很多公司正在準備擴大東歐的生產,除了對三分之一的行業產生影響外,這些削減是“完全不成比例的反應”。
Grioli補充道:“盡管環境充滿挑戰,生產者價格大幅上漲,但輪胎行業總體上仍能盈利。倍耐力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表明其在德國生產乘用車輪胎可以盈利的。盡管經歷了Corona時代和烏俄戰爭,該行業的總增值幾乎穩定在28%。”他接著補充道,人員、材料和能源成本也是關閉或搬遷產能的原因。為了保持德國的輪胎生產,IGBCE和工作委員會建議公司應投資于“生態和經濟競爭力”,而不是選擇關閉工廠。這些措施包括系統的研究和現代化,以及向可再生能源的轉換。
“'Kassel宣言”還呼吁德國輪胎行業應與德國汽車和卡車生產基地加強合作,以充分利用效率潛力。將原始設備制造商的研究部門與輪胎制造商的研究部更緊密地整合在一起是有意義的。例如,位于Fuerstenwalde的固特異工廠距離特斯拉新工廠很近,這可能是高效、及時交付的理想選擇。
至于政治支持,工會呼吁歐盟和聯邦政府提供必要的產業政策框架來支持該行業。聲明稱:我們要求聯邦政客在歐盟內部倡導延長對中國卡車輪胎的反傾銷措施。
此外,工會要求通過從其他亞洲國家進口輪胎產品規避懲罰性關稅的做法也應被阻止。并敦促聯邦政府啟動投資計劃,促進新一代輪胎的開發,以促進德國未來的出行。這也將有利于該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汽車行業及供應鏈中的其他行業。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