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轉型,開始席卷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規模。
1月19日,博世集團宣布,該公司計劃將在2026年底前在軟件和電子部門裁員約1200人,其中950人(約占80%)在德國。據了解,這是其兩個月內第二次宣布裁員。2023年12月10日,博世集團表示,2025年之前位于德國的兩家工廠的驅動器部門需要在開發、管理和銷售領域裁員至多1500人,以適應汽車行業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技術。
對于裁員的原因,博世很直接地表示,“電動汽車領域就業需求降低,再加上高通脹和經濟疲軟,不得已削減其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預算?!焙唵蝸碚f,由于傳統汽車行業加速新能源化,博世希望通過裁員適應汽車行業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技術,應對成本上升和增長放緩的問題。博世CEO Stefan Hartung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一至兩年,公司將難以達到預期銷售和利潤目標。2024年將比預期的更加困難,2025年可能也是如此?!?/p>
除了博世外,宣布裁員的還有法雷奧、采埃孚。
1月19日,法雷奧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150人,這是該公司為增強組織競爭力的一項舉措。法雷奧表示,裁員是為了提高集團在汽車電氣化背景下的競爭力和效率,希望通過建立一個更加靈活、連貫和完整的組織來加強我們的競爭力。
1月18日,采埃孚宣布將在2023年前裁員1.2萬人,這幾乎相當于采埃孚德國所有工作崗位的四分之一。采埃孚裁員,核心原因還是電動化轉型,“我們希望保住工作崗位,但我們知道僅向電動化轉型就會導致就業崗位減少?!辈砂f诒硎荆c內燃機汽車零部件相比,電動汽車零部件制造所需要的勞動力減半。
不管是博世、采埃孚還是法雷奧,裁員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為電氣化轉型帶來是需求下降。當汽車行業加速電動化轉型時,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市場發展空間逐漸被壓縮,這些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中求變,以保持自身的行業地位和未來發展。
在電動車市場興起之前,博世、大陸、愛信、采埃孚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牢牢把控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不少中國車企將采用愛信變速箱、博世制動系統等作為產品的關鍵賣點。而隨著電動車興起,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被直接拋棄。此外,新能源汽車時代下,產品的開發周期由36~48個月縮短至18~24個月。在這種環境下,中國供應商呈現出更好的配合度,而海外供應商則顯示出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
在這一輪產業變革之中,無論是中國車企還是中國供應鏈企業,都呈現出更快的轉型速度,而海外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盡管早已開啟轉型之路,但速度顯然比中國同行更慢。同時,當下多變的行業、國際局勢等外部環境,也讓巨頭們的大象轉身,承受了更多壓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