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和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之油價的一路走高,新能源汽車逐漸搶奪燃油車市場,近年來市占率高速增長。而當不少消費者還在為“高油價”發愁,想要轉投新能源汽車懷抱時,新能源汽車的電費猝不及防的迎來了上漲。
從7月至今,鄭州、上海、廣州、重慶、湖南、四川、山東等多個省市的充電樁在不同時段提價,漲幅大多超過50%,更有上海車主吐槽,同時段下每度電從1塊多漲到2塊多,漲了整整一倍。
除了充電費的上漲,新能源汽車的保養維修成本與燃油車相比也稱得上“天價”。首先,對于純電車型來說,整車質量大,對輪胎磨損增強;車身設計強調一體化,一旦維修,鈑金成本更高;激光雷達、電池等易損件的費用高昂。
混動更甚,因為要保養發動機和電池兩套動力系統,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混動的維保費用比燃油車每年大約高出13%。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講,給新能源車做維保,要到官方門店和指定授權店,有資質的第三方汽修店數量太少,一旦售后的定價高,或者個別地方定價亂,消費者沒有議價空間。
近日,JD Power一項新的研究便強調了優質電動汽車與燃氣汽車的擁有成本之間的差距,JD Power指出,電動汽車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與汽油車的價格平價。根據調研數據,一輛高級電動汽車的平均五年擁有成本,比同級別的燃油車高287美元。另一方面,在五年的所有權中,電動汽車的成本為9529美元,比燃油車同行高出18%。
JD Powe預測,2024年雪佛蘭Equinox EV將“啟動大眾市場平價的運動”。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表示:“我們正處于一個轉折點,電動汽車將成為下一代客戶的主流選擇。”她補充說:“借助通用汽車Ultium平臺的靈活性,我們幾乎以每個價位和各種目的將車輛推向市場。”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雖然監管規定和消費者需求的增長提振了新能源汽車銷量,但許多車企尚未從新能源汽車生產中獲利。如今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仍高于燃油車型,其中電池是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但隨著電池價格繼續下跌,車企充分利用專用“平臺”——即不同車型可共享的一系列零部件、工程和生產流程——帶來的成本節約。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